云南民族旅游网由《环球游报》主办

首页 德宏正文

当非遗遇见云南(德宏)(2)┃最灿烂,傣族的那抹织锦

发表于:2022-12-20 11:27:36|来源:云南民族旅游网

傣族织锦技艺,是云南省传统技艺之一。“锦”在字典中,指“精美鲜艳的纺织品”。很早之前,傣族人就有棉布织锦和丝绸织锦;现在,我们看到的通常是棉布织锦。傣族手工艺人,用这一布上的“美丽云霞”,将五彩缤纷的春天,织成五彩斑斓的锦绣,成为众多游客必买的纪念品之一。

由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这一布上的“美丽云霞”越来越少。由于它的稀少和弥足珍贵,2008年6月7日,傣族织锦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Ⅷ-106)。

傣族人早在唐宋时期就会用棉线和丝线织傣锦。那时,便有傣锦向朝廷进贡的记录。南诏时期,地方官员把傣锦作为上贡朝廷的礼品,体现了农耕社会男耕女织的分工。作为一门非常古老的纺织工艺,傣锦对花纹的组织有着自己的严谨。傣锦织工精巧,图案别致,色彩艳丽,坚牢耐用。即便到现在,傣族人结婚时, 都要准备一个傣锦装饰、内充攀枝花棉的帕垫,这就是最古老优质的“席梦思”。即使不会做的人家,也会请人织就。

过去在傣族村寨,人们称赞一个傣族姑娘最美的语言是:“你是全寨心灵手巧的织女,你织的布比芭蕉叶还柔软,织出的花朵,连蜜蜂都会飞来做窝……”

时光清浅,温婉如水

北纬24°26'17",东经98°33'45"——德宏州芒市珠宝小镇傣锦坊,五彩傣族织锦迷乱了游人的眼睛。

高洁的荷花、挺立的槟榔、吉祥的孔雀、庄重的大象、威严的麒麟和龙凤、佛塔等图案,表达了傣族人民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向往。傣锦坊内,傣族织女全然不顾身边的喧嚣,在一梭一梭织着织布机上的傣锦,把心里的图案,通过经纬的穿梭,用时间定格成棉线上的斑斓。

“织锦是一种艰辛的劳动。设计好的图案,常常需要用成百上千的横绳在纹板(花本)上表示出来。倘若其中一根横绳排错,就会使整幅织锦图案错乱。傣锦的设计、纺织过程,渗透着傣族妇女的智慧与辛劳。同时,这种古老的工艺技术,也是研究我国古代纺织方法的活资料。用古老的斜织机,织出来的傣锦结实美观,值得珍藏。”

1973年出生的传统技艺(傣族织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雷安座,是傣锦坊的负责人。她看着不远处精心织锦的织女,跟游客介绍着一些织锦工艺,也向游客推荐着适合每个人的织锦产品。

历经半个世纪的风霜,雷安座的笑容温和;和她交流,有种如沐春风的感觉。在她的推荐下,不少游客选到了心仪的傣族织锦……

时光清浅,温婉如水。

雷安座是芒市镇芒核村委会等相村人,勤劳善良,是个朴实聪明的傣族妇女。自幼活泼乖巧,聪明伶俐,从小看着母亲和姐姐纺织,便对织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对于祖辈生活在西南边陲的少数民族群众来说,有着共同的生活习性——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会拿筷子就会用绣花针,会喝水就会喝酒……

有人说,云南人的眼中都是云里雾里的景象,云南人的心中都是漂浮不定的梦想……但对雷安座来说,她就想成为一个傣族织女,将心里的梦想织成灿烂的锦绣。

那时,还是小卜少(傣语:小姑娘)的雷安座,在跟母亲和姐姐学习织锦的同时,利用课后的零碎时间自学织锦技艺。看到路过行人背着好看的背包、围着亮眼的围巾、穿着漂亮的衣裳,她就在心里记下图案。

温一枚月光,凝于指尖,轻染墨香,将一抹心事剪裁……回家后,她按照记忆,摸索着织出同样的款式;或加以自己的设计,织出新的图案。

就这样,凭着对织锦的喜爱坚持练习,雷安座的织锦技艺日益见长,逐渐学会了纺线、织布、裁剪、做衣等各种民族服饰缝制技艺,成为名动一方的巧手织女……

心如止水,光而不耀

人们时常怀念那个春天,只是当时的风已不在……爱春惜春的情怀,是中国人的最爱,因此伤春的诗词一直绵延了数千年。

但在西南边陲的傣族村寨,却没有惜春伤春的感叹,他们可以把春天织就在傣锦上,千方百计留住春的模样——山花烂漫,万物相生,小桥流水,一幅幅春的影像,被织进花筒裙、编织进筒帕,小卜少们穿戴在身,行走于四季。

傣族可以说是美女之乡,亭亭玉立的身影再加上无与伦比的傣裙,是德宏街头最动人的一道风景线。

如今,这些春的影像,都集中在傣锦坊,在阳光中流动着瑰丽的色彩,在光影中斑驳着岁月的久远。

店内挂满了五彩斑斓的傣族衣装和布匹,像粉的桃花、白的梨花、紫的芍药……走进她的小店,仿佛走进春天绚烂多彩的花园。

做织锦时,雷安座从来没有用过样稿。从花纹、图案到色彩搭配,她所要创作的作品全在脑海里。木制织机嘎吱作响,双脚不停变换踩经线交替杆,手里的梭子左右翻飞。一对灵动的蓝蝴蝶,便停在了锦缎上,仿佛围着百花起舞。

坐在织机上,她的嘴角和眉梢,都洋溢着春的信息,呼吸亦如春风拂过时那般均匀。她脑海里的春景有多美,随着梭子和踏板的响动,织出来的锦缎就有多美。

岁月流逝,淡了一季温暖;红尘落寞,碎了一世柔情。

傣族织锦是一种古老的手工艺品,从纺纱染色到织就的锦缎全是纯手工制作,织一件女式上衣至少需要一周时间。对雷安座来说,织锦并未给她带来丰厚的利润,但当她看到越来越多的新娘,穿上她织就的精美喜庆的嫁衣走进婚姻殿堂时,便开心得仿佛是自己的婚礼。

“为人做嫁衣”,原本是一个贬义词;但在她这里,给她带来的却是另一种不同寻常的惊喜,一种感同身受的喜悦。

如今,芒市傣锦坊的织锦在德宏、保山、临沧等地已经小有名气。

青山绿水舞长袖,德宏无处不飞花。

即将走进婚姻殿堂的新人,都会来傣锦坊定制两套嫁衣;爱美的傣族妇女会来傣锦坊定制花筒裙;远方宾客到访会来傣锦坊定制纺织品做伴手礼。她织的小手包、筒帕、花裙、披肩、锦衫,常常被寄送到国内外宾客的手中。

把非遗这门“手艺”,成功转变为一种“生意”,而且是率先致富的“生意”——在非遗传承相对困难的这条路上,雷安座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非遗独特的“魅力”。在村里其他人家靠着租房子赚点房租时,她已经用傣族织锦实现了致富。如今,两个儿子已经成人,小儿子还带着女友,去俄罗斯的高等学府深造。

时光知味,岁月沉香

傣锦主要产地分布于傣族世居的云南德宏、西双版纳、耿马、孟连等地的河谷平坝地区及景谷、景东、元江、金平等县和金沙江流域。

织锦的基本原料是丝、棉、木棉、麻、毛五类傣锦;从材料上看,以丝与棉使用较多,即产品以丝锦、棉锦和丝与棉混合锦占多数。

雷安座介绍,目前,傣锦工艺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得到了发展和提高。除了制作筒裙、挎包、床单、被面、窗帘、手巾外,还设计制作出了傣锦屏风、沙发垫等新品种,以其鲜明的色调、瑰丽的图案,受到国内外人士的喜爱。

采一缕阳光,笑看流年;掬一份诗意,花开四季。

在德宏,每个民族都有其特色的非遗技艺,正是这些地域色彩鲜明的文化,造就了德宏独有的底蕴和风貌。但相关数据统计,德宏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平均年龄达63岁;愿意继承衣钵的年轻人越来越少,甚至有些技艺正在面临失传的现实窘境。

目前,雷安座共有7个傣族织锦手工艺徒弟——软玉所、石安品、小玉、玉所、线团凹、岳小莹、线安相所。分别教授各类织锦款式,复杂手工织锦团、各种图腾、建筑、人物、花卉、动物图案等。现在,徒弟们已经织出满意的织锦,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

但从长远来说,如何激发更多年轻人的热情,让这些非遗手艺实现守正创新,是德宏非遗手艺亟须解决的问题。2019年,德宏州委宣传部携抖音共同举办了寻找非遗合伙人活动。

每一片叶子,都是阳光和时间的沉淀;时刻做好自己,就是最美的展现。

近期,德宏州委宣传部又联动国内国外40余家主流媒体,发起了“遇见德宏非遗传承人”活动,旨在挖掘代表德宏的非遗技艺,让更多人对传统文化形成感知。通过短视频、图片、文字等形式记录、展示非遗技艺;同时,通过线下跨界艺术联展的独特视角,发现德宏另一面,继而铸造“千物千面”。

之后,德宏州还将与各文创团队合作,设计生产非遗元素服装服饰、文化用品、化妆用品等多种文创产品;将传统文化进行现代演绎,让“传统”变“潮流”。

不走出去,家就是你的世界;走出去,世界就是你的家。

作为非遗传承人,雷安座曾应邀参加省级特色工艺创意设计高级研修班学习,参加了云南省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巡展等活动,吸引了众多关注;将作品带到昆明、西双版纳、上海、湖南、江西、江苏、印度、缅甸等地展出和销售。

同时,中国妇女联合会、中国文联、中国民族博物馆、家庭杂志、民族艺术研究会、阿里巴巴研究院等国内外单位企业,也收藏了她的作品。傣锦坊里,更不乏来自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及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外友人前来参观。她的织锦作品,也多次被德宏州作为德宏礼物名片,赠予国内外单位或个人,为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贡献了力量。

文图/张密 韦福娟 杨涵 视频/代丽

编辑 尹达天

审核 吴敏昆

终审 尹绍平

上一篇:当非遗遇见云南(德宏)(1)┃最惦记,德昂族那口酸茶

下一篇:当非遗遇见云南(德宏)(3)┃最古老,土陶的那捧窑火

录入/责任编辑:吴敏昆Update Time:2022-12-20 11:35:50
民商网-云南省民族商会官方网站 业业安-云南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数据治理与事故预防智慧化服务-云南业业安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云南民族旅游网-《环球游报》 大理崇圣寺三塔景区官方网站 | 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大理旅游网-大理旅游集团官网 昆明旭坤会计师事务所 云南蝴蝶泉国家4A级旅游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