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易危物种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北豚尾猴现身云南龙陵
2025-04-30云南民族旅游网
云南民族旅游网讯:“咔嚓、咔嚓、咔嚓,拍到啦!”5月13日,龙陵县木城乡野生动物摄影爱好者蔡双发,意外拍到一群头留“板寸”发型的猴子,经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昆明勘察设计院动物学博士、高级工程师孙国政鉴定,确定为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北豚尾猴。
蔡双发摄影
当天上午,龙陵县木城乡野生动物摄影爱好者蔡双发与林业站工作人员一起到怒江边(龙陵区域)巡护时,发现10多只的猴子,在远处高大乔木林的树冠上跳来串去……欣喜若狂的蔡双发立即拿出相机记录下了它们的踪影:“这群猴子十分可爱,头留着小平头‘发型’,细长的尾巴半翘着。长成这样的猴子,我还是第一拍到的!”
蔡双发摄影
孙国政博士介绍说:“北豚尾猴又叫平顶猴,两个名字分别突出了这种猴子的两个特征——猪一样的尾巴和板寸的发型。北豚尾猴身手敏捷。北豚尾猴对生存环境要求高,行动隐秘,来去无踪,一般很难拍摄到它的行踪,能在野外拍的它们的照片确实令人欣喜。”
蔡双发摄影
北豚尾猴分区较为狭窄,主要分布于西藏-云南南部至印支半岛北部区域,是一种昼行、杂食性的动物,它们常是二三十只成群结对“出行”,过着“家族式”群居生活,主要选择食源充足、生态环境质量高、枝叶茂密的常绿或半常绿阔叶林区域作为栖息地。
蔡双发摄影
北豚尾猴已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I级保护动物、《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易危(VU)物种和《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 兽类》濒危种。
“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为野生动物生存栖息创造了天然居所。”近几年来,龙陵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力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修复野生动物栖息地和脆弱区等为重点,以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封山育林及植树造林等为依托,持续推进山头戴“绿帽”、山腰披“绿衣”、山脚穿“绿靴”的生态修复工程。全县森林覆盖率由1978年的26.9%上升到现在的73.62%,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由2017年的78.75%增至现在的81.39%。较好地提高了自然生态环境质量和扩大了野生动物生存栖息空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已初具雏形。(郁云江 蔡双发供稿)
来源/保山市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吴敏昆 尹达天
审核/尹绍平
-
以茶为媒,书写两岸温情篇章——电影《昔归轶事》在昆明首映2025/04/29
-
第十三届云台茶文化交流主题周. 一叶同根生. 两岸共沸腾2025/04/28
-
旅居澄江丨在山水烟火间 把向往过成日常2025/04/28
-
在欢声笑语中沉浸式体验非遗魅力——五华区2025年文化工作者漆扇制作体验活动圆满举办2025/04/27
-
在欢声笑语中沉浸式体验非遗魅力——五华区2025年文化工作者漆扇制作体验活动圆满举办2025/04/27
-
“非遗器物与影像展”系列活动在云南财经大学启幕2025/04/27
-
共鉴非遗魅力!2025 年三迤酒业第三届阿子营玫瑰老卤酒文化节圆满收官2025/04/27
-
“阿诗玛杯”首届云南石文化博览会暨第三届石林彩玉文化旅游节盛大启幕2025/04/25
-
【云新发布】旅居临沧:有一种幸福在沧源2025/04/24
-
2025“阿诗玛杯”首届云南石文化博览会暨第三届石林彩玉文化旅游节隆重开幕2025/04/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