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易危物种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北豚尾猴现身云南龙陵
2025-08-02云南民族旅游网
云南民族旅游网讯:“咔嚓、咔嚓、咔嚓,拍到啦!”5月13日,龙陵县木城乡野生动物摄影爱好者蔡双发,意外拍到一群头留“板寸”发型的猴子,经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昆明勘察设计院动物学博士、高级工程师孙国政鉴定,确定为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北豚尾猴。
蔡双发摄影
当天上午,龙陵县木城乡野生动物摄影爱好者蔡双发与林业站工作人员一起到怒江边(龙陵区域)巡护时,发现10多只的猴子,在远处高大乔木林的树冠上跳来串去……欣喜若狂的蔡双发立即拿出相机记录下了它们的踪影:“这群猴子十分可爱,头留着小平头‘发型’,细长的尾巴半翘着。长成这样的猴子,我还是第一拍到的!”
蔡双发摄影
孙国政博士介绍说:“北豚尾猴又叫平顶猴,两个名字分别突出了这种猴子的两个特征——猪一样的尾巴和板寸的发型。北豚尾猴身手敏捷。北豚尾猴对生存环境要求高,行动隐秘,来去无踪,一般很难拍摄到它的行踪,能在野外拍的它们的照片确实令人欣喜。”
蔡双发摄影
北豚尾猴分区较为狭窄,主要分布于西藏-云南南部至印支半岛北部区域,是一种昼行、杂食性的动物,它们常是二三十只成群结对“出行”,过着“家族式”群居生活,主要选择食源充足、生态环境质量高、枝叶茂密的常绿或半常绿阔叶林区域作为栖息地。
蔡双发摄影
北豚尾猴已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I级保护动物、《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易危(VU)物种和《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 兽类》濒危种。
“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为野生动物生存栖息创造了天然居所。”近几年来,龙陵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力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修复野生动物栖息地和脆弱区等为重点,以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封山育林及植树造林等为依托,持续推进山头戴“绿帽”、山腰披“绿衣”、山脚穿“绿靴”的生态修复工程。全县森林覆盖率由1978年的26.9%上升到现在的73.62%,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由2017年的78.75%增至现在的81.39%。较好地提高了自然生态环境质量和扩大了野生动物生存栖息空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已初具雏形。(郁云江 蔡双发供稿)
来源/保山市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吴敏昆 尹达天
审核/尹绍平
-
第13届云台会将于8月6日在昆明启幕2025/07/31
-
第13届云台会将于8月6日在昆开幕 850名嘉宾共话融合发展2025/07/31
-
G25数字经济-物联网暨佳联易生活订购平台发展峰会成功举办2025/07/30
-
“将来我要像您一样,去帮助更多的人”2025/07/29
-
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2025/07/29
-
29年山海情咖啡香里见真心 上海户籍市民免费领取比顿挂耳咖啡火热进行中2025/07/29
-
三迤书院落成虹山,春城再添文化新地标2025/07/28
-
文化赋能企业 传承红色基因 云南省多单位联合开展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活动2025/07/26
-
佳联美国总部在纽约正式成立,开启数字经济-物联网新篇章 佳联美国总部 佳联易生活2025/07/25
-
云南省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战历史研究会走访昆明市福建安溪商会并举行座谈交流2025/07/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