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农民”系列之‖周艺畅:石斛花开,绘就乡村共富画卷
2025-10-25云南民族旅游网
本网讯(文图/张 密 张红飞)10月19日,第五届“中国新农民”故事会,在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顺利举行。本届故事会首次走进云南,围绕“耕耘乡村向未来”主题,16位来自云南各市(自治州)的“新农民”代表,分享了他们的精彩故事。

文明有脉动,万物有灵犀。
广南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文山州东北部,有汉、壮、苗、彝、瑶等11种世居民族。五万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是西汉时期的“句町古国”,云南八大神秘古国之一,与古滇国、夜郎国齐名,旧、新石器遗址和文化遗址数十处。
在众多自然景观中,“世外桃源”坝美、杨六郎当年屯兵之处的六郎城、“岁贡百担”的八宝贡米……诸多自然景观,构成了广南的美丽画卷。

“十年前,我做了一个决定,带薪离岗领办创办合作社,回到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种植仙草石斛。那时,没人能想到,这株倔强生长在石缝里的草,会成为照亮我们共富之路的光……”
云南凌垭健康集团创始人周艺畅,用这样的开场白,讲述了她用一棵小小的仙草石斛,带动壮族乡亲们脱贫致富;通过三产融合、带动康养旅居发展的故事。

童年的风吹过,她挥挥手,走进记忆深处……周艺畅出生在广南县杨柳井乡的一个偏远小山村,家里有两个哥哥,她是最小的女儿。小时候,她经常吃到最暖的“百家饭”。乡亲们经常往她兜里塞的壮乡美食和五毛钱、一块钱的零花钱。
这些沉甸甸的乡情如同暖阳的爱,像石斛的根,深深扎进她心里。
在时光里,修一颗温暖的心。
后来,她刻苦学习,当上了人民教师,后又调到住建局。有了稳定的工作,终于走出了大山。可每次回家,看到乡亲们依然一成不变,那份藏在心底的心疼与牵挂就愈发绵长刻骨。

2014年,恰逢文山州委、州政府出台“带薪离岗领办创办合作社”政策,周艺畅积极响应,创办了凌垭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那时候,正是石斛产业陷入最低谷的“寒冬时期”;怀揣着石斛样品,她孤身一人跑遍大半个中国,去找市场、搞路演。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多少次,话还没说完,她就被对方请出门外;多少次,为了等客户的一个答复,她蹲在陌生的街头熬到深夜。多少次彻夜未眠,身心俱疲,可想到在贫困线上挣扎的父老乡亲,第二天她又振作精神继续努力。

第一年,她硬是靠着这股韧劲,跑出了100多万元的销售额。这让她看到了石斛产业的前景,也印证了古书《本草图经》中记载的:“石斛,今荆、湖、川、广州郡及温、台州亦有之,以广南者为佳”的道地品质。
身如芥子,心藏须弥。
合作社成立之初,面临着斛农亏损、缺乏信心、资金人才短缺等诸多困难。在资金极度短缺的那段时光,周艺畅押上了全部身家,和家人背负着巨大的风险压力;夜里常常焦虑得无法入眠,多次萌生过放弃的念头。

所幸,在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及乡亲们的支持下,大家齐心协力,一点点地扩大着种植基地,逐步撑起了石斛产业的发展。
每进一寸,有一寸的喜欢;每退一步,有退一步的守候。
她深知,要让产业立得住走得远,必须得筑牢发展根基,从源头品质抓起。于是,他们建起全县首个石斛组培繁育基地,创新“组培+基地+农户”模式,探索出“树上绑着种、石头附着种、篮子吊着种”的模式,走出了一条“不与粮争田·不与林争地”的绿色发展道路,将1150户壮族乡亲们紧紧抱成团。

随着石斛原料市场稳定,周艺畅逐渐意识到:仅靠种石斛、卖石斛利润较低、附加值不高、联农带农效果不理想;必须加大产品研发力度。于是,她带着团队一头扎进实验室,主动与科研机构合作,把石斛变成了能吃能用能养的健康食品、护肤品、养生品共三大类50多种高附加值产品,实现了效益最大化。
拈花一笑,花开花谢,瓣瓣红尘。
随后,周艺畅带领团队打通了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全产业链。“六郎城·仙草秘境”的天然石斛博物馆、丛林万米石斛观光长廊、森林木屋、康养体验、石斛手工DIY……不断产生的网红打卡点,形成了一站式深度游闭环。乡亲们抱团发展,他们种石斛、搞旅游、做民宿,在家门口“端上了旅游碗,吃上了旅游饭”。

六郎城村的人均年收入,也从10年前的几百元跃升到现在的3万元!这一成绩的取得,与云南省委、省政府精准布局“旅居云南”战略密不可分。
一花一叶,皆是大自然赐予的礼物。
在“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的历史大潮中,这里迎风崛起,文旅融合,创新发展;一方山水,一座城市,正在经历着一场悄无声息的嬗变。秘境斛花开,六郎城正迎来了一场华丽的转身。

愿你走过春花秋月,依然温婉如旧,初心如故。
去年9月,周艺畅作为行业代表,参与了云南省委召开的“旅居云南”专题汇报会,围绕议题作专题交流,积极传递行业声音。10月份,云南省委书记王宁又到六郎城调研,充分肯定了他们的康养旅居模式,并指明了要打造“旅居云南”旅游升级版的方向。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王宁书记更以“旅居云南·首席推荐官”的身份,倾情推介六郎城,让这座以石斛康养为核心标识的村落声名远播;更将“三产融合”赋能乡村振兴的鲜活实践,推向了全国。那一刻,周艺畅热泪盈眶——石头山里的“仙草梦”,终于绽放到现实!

花开六郎城,满眼皆春色。
沧桑的历史被沉淀进岁月深处,温情的时光正在蔓延,滋润养护着这片肥沃的土地。
带着时光温情的祝福,六郎城将越来越美好。
编辑:尹达天
执行编辑:李瑜玲 刘晓云 黄志民 张宏坤 李希铭 娇娇
审核:吴敏昆
终审:主编 尹绍平
(在浏览器打开可任意放大阅读本文图)
云南民族旅游网 www.ynmzly.com
备案许可证编号:滇ICP备15003238号—1
-
【原创文章】曼哈茶韵2025/10/24

-
“中国新农民”系列之‖周艺畅:石斛花开,绘就乡村共富画卷2025/10/24

-
“诗书两岸·云台同馨”滇台两地书画交流笔会在昆举办2025/10/23

-
云南教育体育事业“十四五”成果丰硕 绘就高质量发展新图景2025/10/23

-
云南省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在昆明召开2025/10/23

-
“中国新农民”系列之‖李婷婷:从“新农人”到带富一方的“稻田守望者”2025/10/22

-
“中国新农民”系列之‖李婷婷:从“新农人”到带富一方的“稻田守望者”2025/10/22

-
昆明市第十三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首金诞生!寻甸摘冠 县委书记徐贵明出席颁奖2025/10/21

-
【乡村振兴】施甸万兴乡:香蕉地套种出“新花样” 一亩土地收出“多元效益”2025/10/14

-
【寻甸】沪滇情深暖民心 爱心捐赠助振兴2025/1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