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哈尼族
2025-08-02云南民族旅游网
哈尼族分布
哈尼族是云南的独有发族之一,有132.52万余人(1998年统计),占云南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9.99%。从行政区属上看,哈尼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思茅地区、玉溪市 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等地州市。其中,墨江县、红河县、元阳县、绿春县、元江县、普洱县、江城县和镇沅县是哈尼族最大的聚居区域。在哈尼族聚居区域内建有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此外,还建立了12个哈尼乡。
语言文字
哈尼族人使用哈尼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分哈雅、碧卡、豪白3种方言,各方言中又包含若干种土语。哈尼族原来没有自己民族的文字,1957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
哈尼族称呼
哈尼族人由于居住地不同而有许多自称,其中称哈尼、爱尼、豪尼、卡多、碧约、白宏的人居多。史书记载中,称他们为和蛮、和泥、窝泥、俄泥、哈泥、阿泥等。1949年以后,本民族各支系商定以哈尼为统一的族称。
宗教文化
哈尼族信仰多神和祖先崇拜。
哈尼族服饰
哈尼族服饰千姿百态、色彩斑斓,有100多种不同的款式。适应于梯田农耕劳动,具有共同的刺绣图案、装饰物品和审美色彩,是哈尼族服饰的基本特征。哈尼族以黑色为美、为庄重、为圣洁,将黑色视为吉祥色、生命色和保护色,所以黑色是哈尼族服饰的主色调。
哈尼族历史
哈尼族源于古代羌人。羌人逐渐南迁,到公元7世纪时已经定居在今哀牢山、无量山一带;唐南诏时又向东南集中,聚居于红河、元江岸边,在此开发和发展经济。迁徙历史和梯田稻作是哈尼族文化赖以萌芽、生长和构造的两大基础。哈尼族文化的所有要素,都迁徙历史和梯田稻作具有内在的派生渊源关系。在哈尼族地区,到处都是“山涧沟渠如玉带、层层梯田似天梯”的农耕景象。秀美迤逦势凌霄的梯田,是最能代表哈尼族文化的标志性的景观。哈尼族人保持着父子连名制,即父亲名字的最后一或二字,为儿子名字的开头。
-
第13届云台会将于8月6日在昆明启幕2025/07/31
-
第13届云台会将于8月6日在昆开幕 850名嘉宾共话融合发展2025/07/31
-
G25数字经济-物联网暨佳联易生活订购平台发展峰会成功举办2025/07/30
-
“将来我要像您一样,去帮助更多的人”2025/07/29
-
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2025/07/29
-
29年山海情咖啡香里见真心 上海户籍市民免费领取比顿挂耳咖啡火热进行中2025/07/29
-
三迤书院落成虹山,春城再添文化新地标2025/07/28
-
文化赋能企业 传承红色基因 云南省多单位联合开展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活动2025/07/26
-
佳联美国总部在纽约正式成立,开启数字经济-物联网新篇章 佳联美国总部 佳联易生活2025/07/25
-
云南省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战历史研究会走访昆明市福建安溪商会并举行座谈交流2025/07/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