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传长征·墨韵颂军魂”-社会关注-云南民族旅游网

“薪火传长征·墨韵颂军魂”

2025-09-30云南民族旅游网

——中国工农红军过昆明五华长征纪念园开园暨军旅书画巡展在昆举行

本网讯(文图 张密 余迷 周杰)9月28日,由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老山精神专业委员会主办的中国工农红军过昆明五华长征纪念园开园仪式暨军旅书画巡展,在昆明海川隆城庄园举办。部分将军部长、红二代代表、党政军领导、支持和承办单位代表、红色文旅机构、媒体记者、群众代表约500人参加了活动。

“长征,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史上最壮丽的英雄史诗;云南,是红军长征转战西南的关键节点。1935年、1936年,中央红军和红二、六军团先后途经云南,在昆明五华留下过坚实的足迹——从寻甸柯渡的“巧渡金沙江”指挥部,到富民、禄劝的迂回作战,再到五华区黑龙潭畔的军民鱼水情……这片土地,浸染着红军的热血,镌刻着信仰的力量。”

活动伊始,参会人员首先回顾了当年红军过五华的故事。90年后的今天,“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过五华”的丰碑,矗立在厂口乡的山顶上,并将世世代代矗立在人民心中。

图为中国八一将星书画院院长李春明少将致辞

指导单位代表、王定国公益基金会会长谢飘专门发来贺信,强调了红色文化的传承使命;支持单位代表、中国八一将星书画院院长李春明少将发表致辞,肯定了军旅书画与红色教育的融合价值。

同时,部分红军后人为庆祝中国工农红军过昆明五华长征纪念园开园,专门赠送了相关书画和书籍。

最激动人心的时刻,是参会领导一起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过五华”纪念碑揭幕。当红色的飘带从高空落下,现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揭牌仪式后,园区正式对外开放。

“今天,我们建设长征文化园,既是对90年前那段峥嵘岁月的深情回望,更是对‘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重要指示的躬身践行。”

昆明五华长征文化园建设运营方负责人李朋介绍,五华区委、区政府、西翥街道、厂口社区领导,将红色文化传承与城市更新、文旅融合深度结合,让我们深感责任重大——我们必须打造一座“有高度、有温度、有深度”的红色地标,让长征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芒。

说到长征文化园建成的意义,李朋表示:“致敬长征精神,回应时代召唤;深耕红色沃土,打磨精品工程;坚守初心使命,续写时代华章。我们将以文化园为媒,让长征精神融入城市血脉、扎根群众心田,为昆明建设‘历史文化名城’、五华打造‘红色文化示范区’贡献力量。”

开幕式上,当地学校和文艺团体,还表演了情景短剧《长征过五华》,以1935—1936年红军长征途经昆明五华的历史事件为背景,通过舞蹈、朗诵、情景再现等形式,重现红军战士与当地群众的鱼水情深。由红色军旅艺术团和红领章老兵红色宣讲团表演的精彩红色文艺节目,也赢得了阵阵掌声。

当天,在军旅书画巡展揭幕环节,中国书画家联谊会领导与军旅书画家代表,共同为巡展揭幕。巡展区集中展出将军部长、军旅书画家的涵盖书法、国画、油画等作品100幅,主题聚焦长征精神、军人风采和红色山河。

书画巡展主题分为“铁血长征”“今日军魂”“山河壮丽”三大板块。其中,“铁血长征”板块特别展出红军过五华的相关历史题材作品。在军旅书画巡展亮点方面,邀请了海军航空兵原副政委李春明、火箭军原副政委熊元吉等将军,以及中国八一将星书画院、军旅书画家工作委员会成员创作,兼顾艺术性与思想性。

图为云南省毛诗研究会、毛体书法分会会长刘成奇现场挥毫

此后,主办方还将在国庆假期,推出“纪念园开放周”活动;面向学生、党员群体推出“红色研学套餐”。  

 

花絮:

一群不服老的军人

在休息间隙,记者见到了云南省毛诗研究会、毛体书法分会会长刘成奇,他是受邀现场书写毛体书法的。

刘成奇籍贯河南,1957年生,1974年12月入伍,历任原昆明军区政治部《国防战士》报社秘书、干事、记者。1979年对越作战中获嘉奖一次;1984年老山作战中荣立三等功一次。

刘成奇坦言,从小酷爱书法,笔耕不辍,特别专注于毛体书法的学习研究。退休后,被选任云南毛诗会毛体书法分会会长,作品多次获奖,有3幅作品被省市级博物馆和红色教育基地永久收藏。2024年,获全网卓越书法家书法作品竞赛书法专业评比最高奖金奖,同时获得人气奖特等奖。

另一位不服老的军人,是1955年出生的“老兵”郭云锁。1972年从军的他,在原昆明军区政治部后勤工作,后来调到联络处,曾参加过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

历经了炮火的硝烟后,他对战争的理解更为深刻,更为理解和平的重要性。

胸前挂满奖章和军功章的谭元录,今年已经77岁了。老人的一生,可谓战绩辉煌!1968年从军的他,不仅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还参加了“两援战役”(抗美援越、抗美援老),并参加了在新疆马兰的原子弹实验,至1984年转业。

“这些年您在忙点啥呢?”面对记者的提问,他指指身边的毛亚琼,说帮着后辈们做点农业方面的事情,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云南超级小麦育种中心的毛亚琼,不但在超级小麦育种领域有自己的研究,还积极发展现代水果和鲜花饼的制作。当天带给大家品尝的,就是他们制作的鲜花饼和种植的人参果。

另两位“老小孩”,是中策院高级策划师石林舸,亚洲射击金牌获得者张平。都曾戎装加身的他们,一日从军,一生军魂。对军旅生活依依难舍,更对中国工农红军过昆明五华长征纪念园开园表示了深深的敬意,希望红色教育能代代传承下去。

编辑:尹达天

执行编辑:李瑜玲 黄志民 张宏坤 李希铭 娇娇

审核:吴敏昆

终审:主编 尹绍平

(在浏览器打开可任意放大阅读本文图)

云南民族旅游网 www.ynmzly.com

备案许可证编号:滇ICP备15003238号—1

编辑:吴敏昆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