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滇缅路,追忆赤子心 ——纪念滇缅公路东段总设计师李炽昌先生
2025-07-24云南民族旅游网
重走滇缅路,追忆赤子心
——纪念滇缅公路东段总设计师李炽昌先生
本网讯:1938年,高山峡谷中,一条以血肉筑成的的公路从昆明贯通至缅甸,成为中国抗战唯一的国际物资通道。没有机械,唯有二十万人的脊梁;九个月抢修通车,改写了战争的生死棋局。它就是赫赫有名的滇缅公路。
2025年5月,由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中国收藏家协会、云南省收藏家协会、昆电工等多家单位联合举办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重走滇缅公路”活动,我有幸作为滇缅公路东段总设计师李炽昌的后人,参加了这次活动,在8天的行程中,我们沿着滇缅公路经昆明、楚雄、大理、保山、德宏,最终抵达腾冲,沿途探访了惠通桥、松山战役遗址、滇西抗战纪念馆等历史地标,重温了抗战期间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行程中,我又一次来到了位于潞江坝的云南公路馆,在记载着李炽昌先生事迹展板前,久久不能离开,心里一遍遍呼唤:外公,我来看您了,来看看您亲自设计、主持修建的滇缅公路!
外公,一个我从未谋面(从史料记载中认识),但在心底却见过无数次的前辈,每每想起他,就觉得充满了自豪感。在这里,我想给大家讲几个小故事,让更多的人记住我的外公——李炽昌,记住他所代表的那些为了中国之崛起而奋斗的先辈们。
故事一:万里归乡,修路护国
1924年,云南交通司司长董泽数次电邀外公李炽昌回滇,参与筹划全省路政,外公奉行“上为国家效力,下为桑梓守土”的信念,23岁年富力强的他毅然辞去纽约州公路局要职,归国开启“植才兴企”,科技强国的征程。
作者手持外公照片位于潞江坝云南公路馆中介绍外公李炽昌的展板前
他曾主持修筑云南第一条公路:昆明至碧鸡关,1925年通车当日,士绅百姓夹道欢呼,他却蹲在地上查验路基,“夯土差一寸,万车成险途!”
他曾主持修建第一座公路桥:安宁大桥,施工规则极为严苛:桥梁桩距误差超三寸即刻返工,工程质量极佳,安宁桥虽历经百年,现仍毅立江畔。
1928年,我的外公李炽昌主持修建滇缅公路东段(昆明至下关,411公里),他亲自率队勘测,全线地形复杂,白天勘选,夜晚制图,历时七年,倍尝艰辛。其中禄丰至一平浪段颇为艰险,他沐雨栉风,披荆斩棘,走遍百里荒山,反复比较勘选。下属劝他保重时,他沙哑回答:“选线差一尺,百姓绕百里”。历经数月,最终选出沿河新线,较原驿道缩短五十里,庆功宴上,他却咳血昏倒。
1935年12月滇缅公路东段(昆明至下关)通车营运,为抗战期间抢修滇缅公路西段(下关至畹町)及中印公路等国际通道抢修通车创造了条件。
—— 来源:《云南省志*人物志》
故事二:植才兴滇,桃李满园
外公除了主持云南路政外,也注重人才的培养,任云南大学土木系主任、教授,他以“三严”著称:①备课严:每课必增欧美最新成果;②授课严:理论必佐实战案例,带领学生测绘地质,进行力学演算,设计工程方案。③作业严:教授反复强调:“今日算错一道题,明日桥塌万人泣”。
——来源《云南公路史》
外公教学严瑾,孜孜不倦,“植才兴滇”,十余年后桃李满园。1937年,他亲手将儿子李光宗、学生陈德培等送去抢修滇缅公路:“尔等所修之路,系着国家命脉!”。云南公路史上留下“上阵父子兵,师徒共筑路”的佳话。
滇缅公路东、西两段总设计师李炽昌、段纬都是云南大学的教授,沿途数百工程技术员大部分是云大的学生,云大师徒共筑路,体现了“会泽百家”的云大风骨。
故事三:心系家国,夙愿未了
外公归国后为实现抱负日夜辛劳、鞠躬尽瘁,最终积劳成疾,1947年,56岁的外公去世前留下遗嘱:“余自幼求学以至出外留学,所抱宗旨均在培植桑梓人才振兴吾国企业,他如云大任教,建筑公路,举办移卤工程,兴修水利等。虽未建立大功亦小有成就,近日病势凶险,吾之植才兴企目的虽未达到,深望吾妻教子继续努力,促其实现。”
外公去世后,为纪念表彰他的功绩,云南省政府拨专款设立“颂鲁奖学金”(李炽昌,字颂鲁),用于奖励云大土木系的杰出人才。
故事四:魂铸云岭、精神传承
外公自谓“虽有小成,尚未完成”,历史却作雷鸣回响。路网纵横:他规划的“四干道八分区”,已成云南高速路网筋骨;桃李满园:抗战抢修滇缅路的工程师中,数百人出其门下;实业报国:“移卤就煤”、“弥泸水库”两大惠民兴滇工程仍造福百姓。
——来源《昆明市志》
精神永续:子孙承志相继成才,报效国家完成夙愿。
2005年,李炽昌先生的女儿李光媛(照片左侧)参与纪念抗战60周年“重走滇缅路”活动,李家人合影
2025年,李炽昌先生的外孙女张劼(照片左侧)参与纪念抗战80周年“重走滇缅路”活动,李家人合影
讲完四个故事,再一次拿起外公的照片仔细端详,仿佛外公就在我身边,在默默注视着当今的发展。如今,年近古稀的滇缅公路,早已旧貌变新颜,云南的公路早已实现村村通,高速公路穿行于彩云之南,“一带一路”大展宏图,外公,这盛世,如您所愿!
作者:张劼 (李炽昌先生的外孙女) 编辑:杨紫婷 桂素萍
编辑:尹达天
执行编辑:李瑜玲 刘晓云 黄志民 张宏坤 杨宇
审核:吴敏昆
终审:主编 尹绍平
(在浏览器打开可任意放大阅读本文图)
云南民族旅游网
www.ynmzly.com
备案许可证编号:
滇ICP备15003238号—1
-
【非遗康旅生活】探秘 “广南西枫斗”,千年技艺与自然康养的邂逅2025/07/23
-
翰墨同心聚力 丹青绘就新篇 五华区书画家协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圆满召开2025/07/23
-
重走滇缅路,追忆赤子心 ——纪念滇缅公路东段总设计师李炽昌先生2025/07/23
-
科技守护生命!南滚河保护区健全野生亚洲象监测预警体系2025/07/21
-
云南餐博会8月8日至10日举行2025/07/21
-
淮阴工学院“来自远山深处的力量”第十二季云南支教团:跨越5000里路的约定2025/07/21
-
淮阴工学院“来自远山深处的力量”第十二季云南支教团:匠韵叩心 植根远山2025/07/21
-
“旅居云南·慢享时光”‖让省钱成为习惯,让赚钱变得简单2025/07/20
-
曲靖麒麟区:火把节“点燃”激情夏夜2025/07/20
-
【展讯】云南画院建院40周年美术作品展平行展·艺途回眸——姚钟华从艺七十年画展2025/07/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