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旅游网由《环球游报》主办

首页 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正文

【乡村振兴】施甸万兴乡:香蕉地套种出“新花样” 一亩土地收出“多元效益”

发表于:2025-10-14 22:52:36|来源:转载于网络

 

本网讯通讯员苏正强眼下正是秋收时节,在万兴乡东安村浪坝寨,种植户陈文海的香蕉地里格外热闹——不仅香蕉挂满枝头,树下套种的芒果、大豆也迎来丰收,“一地多收”的立体种植模式,让土地产出效益翻了番。

 

走进陈文海的100亩香蕉园,翠绿的香蕉串压弯枝头,树荫下金黄的反季芒果、饱满的大豆错落生长。陈文海和家人正忙着采摘芒果,手里的活儿不停,嘴里的“丰收账”也算了起来:“今年香蕉卖了8000公斤,收入16000元;芒果卖了1250公斤,收入5000元;黄豆收了1000公斤,收入8000元;玉米收了10000公斤,收入23000元。这块地真是块‘金土地’!”

陈文海的“丰收账”,源于他探索的“蕉园 ”立体套种模式。几年前,他从外地学到先进农业技术后返乡种香蕉,从去年的20亩扩种到今年的100亩,还在香蕉树下“做文章”——根据不同作物生长习性,套种反季芒果、大豆、玉米,形成“上有香蕉、中有芒果、下有豆薯”的种植格局,让一亩土地实现“一季多收、一园多产”。

“依照今年的长势,预计明年香蕉产量能突破100吨,按照目前的市场行情估算,销售收入至少能达到20万元。”谈及未来,陈文海信心满满。

浪坝寨位于怒江东岸,海拔1300到1400米,温热河谷气候带来充足光照和雨热同期的条件,特别适合热带作物生长。而这样的种植优势,也离不开当地政府的“保驾护航”——近年来,万兴乡先后实施“高标准农田千亿斤粮”工程、中山河至大山头灌溉项目,还修通了万兴街子到浪坝寨的水泥路,完善的基础设施,为特色农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如今,陈文海的套种模式不仅让自己的腰包鼓了起来,更成为万兴乡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生动样本。接下来,当地还将继续推广这种高效生态种植模式,让更多农户通过“一亩多收”实现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活力。

编辑:尹达天

执行编辑:李瑜玲 刘晓云 黄志民 张宏坤 李希铭 娇娇

审核:吴敏昆

终审:主编 尹绍平

(在浏览器打开可任意放大阅读本文图)

云南民族旅游网 www.ynmzly.com

备案许可证编号:滇ICP备15003238号—1

上一篇:[盈江]村里来了个穿警服的副书记

下一篇:最后一页

录入/责任编辑:吴敏昆Update Time:
民商网-云南省民族商会官方网站 业业安-云南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数据治理与事故预防智慧化服务-云南业业安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云南民族旅游网-《环球游报》 大理崇圣寺三塔景区官方网站 | 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大理旅游网-大理旅游集团官网 昆明旭坤会计师事务所 云南蝴蝶泉国家4A级旅游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