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旅游网由《环球游报》主办

首页 《环球游报》综合正文

云南省民族学会25个专业委员会概况

发表于:2018-01-18 18:55:30|来源:环球游报

★1、云南省民族学会彝学专业委员会概况

云南省民族学会彝学专业委员会是云南最早成立的民间学术团体,于1983年7月在云南民族学院“火把节”庆典会上正式成立,当时冠名为“中国云南彝学会”,1985年根据相关要求更名为“云南彝学会”,并报云南省民政厅于1985年9月9日登记注册。1989年根据省委、省政府有关要求统一纳入云南省民族学会,是云南省民族学会下属专业研究会,至今已历六届34年。

学会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广泛团结彝学专家学者积极开展彝学学术研究,并和国内外各民族学术团体互相交流与学习,挖掘、整理、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为彝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会成立以来,在历史、文化、经济、文学、艺术、影视、医药、卫生、教育、语言文字、军事、宗教、哲学及调查报告等诸多领域和古籍文献翻译整理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编纂出版了200余卷宏篇巨著,计2亿余万字的公开出版物;彝学研究论著600余篇,计500多万字的公开出版物。

30余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省民宗委、省社科联、省民族学会的领导和指导下,艰苦奋斗、锐意进取、自强不息,在全体会员的共同努力下,学术活动气氛活跃、学术研究硕果累累、学术交流广泛深入,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2、云南省民族学会哈尼族研究委员会概况

云南省民族学会哈尼族研究委员会成立于1994年11月17日,是云南省民族学会下属研究会。

哈尼族研究委员会自成立以来,坚持“学会活动要以研究为主”的方针,为了加强研究委员会会员的学术活动,积极协调召开了7届国际哈尼阿卡文化学术讨论会,2届哈尼梯田大会,多次国内专题学术讨论会,推动开展了哈尼文化记录行动,组织举行了20余次哈尼族十月年、六月年庆典活动。积极倡导和组织会员搞科研,学会创办了学术园地《哈尼族文化论丛》和《哈尼族研究》杂志,发表论文数百篇,会员出版各类专著数十部,部分论文和专著获得了国家级或省部级以及各种奖项,有的资料和文章成为了各级政府或决策部门的行政参考或决策依据。研究委员会坚持以国家宪法和党的方针政策为指导,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及章程积极开展各项活动,依靠广大会员的智慧和力量,在服务全省发展大局,在挖掘保护哈尼族文化、研究交流哈尼学、推动哈尼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3、云南省民族学会白族研究委员会概况

云南省民族学会白族研究委员会的前身是大理州白族学会昆明分会,成立于1983年, 1989年云南省民族学会成立后,根据省委、省政府有关要求统一纳入云南省民族学会,成为云南省民族学会下属研究会。

白族研究委员会成立以来,广泛联系全国特别是昆明、大理两地的白族学者和广大会员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首先是组织在昆白族同胞过三月节,迄今已连续举办31届。

其次是积极开展有关白族的学术活动。组织编撰出版了《云南民族文化大观·白族卷》(获中国图书奖)《中国少数民族古籍目录提要·白族卷》《中国少数民族大辞典·白族卷》《当代云南白族简史》等著作,其中,《中国少数民族大辞典·白族卷》2008年获云南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二等奖;在昆明组织召开了“白族课题研讨会”、“首届白族学学术研讨会”和 “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创办公开出版的研究委员会年刊《白族学研究》。

第三,受有关部门委托,组织专家进行白族语言文字的普及工作;参加城市民族工作调研,积极建言献策。

第四,广泛联络北京、昆明、大理、成都的专家学者和广大会员,以及湖南、贵州和省内各地的白族学会,共同为白族的文化及经济建设献计献策。

 

★4、云南省民族学会傣学研究委员会概况

云南省民族学会傣学研究委员会成立于1993年,是云南省民族学会下属研究会,有会员200多人,主要由分布在云南各地的部分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及文化传承人等组成。他们当中除傣族占绝大多数外,还有部分从事傣学研究的非傣族学者。

傣学研究委员会自成立以来,先后主办或承办了若干次大型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若干次地方性或中小型专题学术研讨会、座谈会。每年学会还牵头组织昆明地区傣族传统节日——傣历新年泼水节活动;组织召开在昆傣族老领导、老前辈、老干部恳谈会,倾听他们对学会的意见和建议;加强同省级有关部门的沟通与联络,寻求业务指导和经费支持;积极同国内外傣族学术团体、全省兄弟学会特别是各地傣族学会的沟通与联络,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和其他方面的合作,提高学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通过努力,云南民族学会傣学研究委员会团结了一大批关心傣族发展事业,有志于傣族文化研究的有识之士,组织编辑出版了《傣学研究》《傣族文化论》《傣族文化研究论文集》第一、二辑、《岩峰诗选》《云南傣族土司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云南元江傣族研究文集》《马关傣族》《高立士傣学研究文选》《中国少数民族大辞典·傣族卷》等学术成果,为傣学研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5、云南省民族学会壮学研究委员会概况

云南省民族学会壮学研究委员会成立于1993年5月28日,迄今已四届。

壮学研究委员会成立以来,在省民族学会的领导下,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与时俱进和科学发展,广泛团结壮族各界人士积极开展学术研究和调研,为云南壮族和壮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献计献策,为党委、政府联系壮族群众发挥了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

 研究会成立25年来,围绕壮族和壮族地区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结合新农村建设、扶贫以及壮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等,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召开研讨会,为各级党委、政府决策提供智力支持。组织或摄制了12集壮族电视专题片《丽哉勐僚》(美丽壮乡)、以新农村建设为题材,侧重反映壮族农村发展主题的电视纪录片《推进》《大革乍村纪事》等,会员出版了《勐僚西尼故》(壮乡十二华章)、《云南壮族经诗译著》《壮族文化》《句町国史》《壮族文化论》《壮族文化史》《壮族鸡卜经影印译注》等大量学术著作,推动了壮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6、云南省民族学会苗学研究委员会概况

云南省民族学会苗学研究委员会成立于1993年10月13日,由从事苗学研究、热心苗族发展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自愿组成,是云南省民族学会下属研究会。

苗学研究委员会以传承、弘扬苗族文化,培养苗族人才,关注苗族社会的进步为己任;研究苗族和苗族地区经济、社会、历史、文化、教育、生态文明等,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咨询;编辑出版苗学研究论著;收集、整理、翻译、出版苗族古籍;承办苗族节日活动,展示苗族民俗风情,传承苗族文化;组织学术研究,开展对外学术交流活动。

苗学研究委员会成立24年来,在云南省民宗委的支持帮助下,在云南省民族学会的正确领导下,承办了每年一次的在昆苗族花山节庆祝活动;研究苗族历史文化和现实问题,公开出版研究文集2部,内部出版文集1部,资助研究人员出版专著数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苗族地区存在的问题。与省外苗学会和苗学研究组织、到访的国外苗族同胞等广泛开展交流、学习活动;积极参与各兄弟民族的节日,增强苗族与各兄弟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学习。同时,在支持各州、市、县成立苗学研究会、传承苗族优秀传统文化,指导在昆高校苗族学生开展苗族文化传承活动,组织会员捐资助学、捐资救助有困难的苗族同胞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增强了全省苗族同胞的凝聚力、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了苗族同胞对多民族社会主义大家庭的认同意识和强烈的爱国之心,有效促进了苗族内部以及苗族与各兄弟民族之间的团结,维护了社会和谐。

★7、云南省民族学会回族研究委员会概况

云南省民族学会回族研究委员会系在原省级回族老领导王连芳、刘树生同志指导下于1990年2月成立,至今已27年。首届会长为云南省委民族工作部原部长马品珍,第二、三、四届会长为云南大学党委原书记高发元教授,第五届会长为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原党组书记、院长纳麒教授。马春等31位同志为副会长,云南大学姚继德教授任秘书长。礼聘云南省政协副主席马开贤、中国回族学会会长高发元为名誉会长。现有理事375人,常务理事131人。办公室设在昆明市正义路18号穆斯林大厦910室。

回族研究会成立27年来,组织编撰出版《云南回族乡情调查》《云南回族史》《云南回族五十年》《当代云南回族简史》等论著,会员出版专著100余部,发表论文2000多篇。创办会刊《云南回族研究》,已出版25期。举办多届回族企业家论坛,服务云南回族经济发展。指导各州市回族学会编写出版一批研究成果。承办中国回族学会成立大会等系列全国性会议。连续18年承办昆明地区每年的开斋节庆祝活动。正承担着云南省民宗委和云南省委统战部课题各1项。

 

★8、云南省民族学会傈僳族研究委员会概况

云南省民族学会傈僳族研究委员会成立于1993年12月20日,至今已历四届。是云南省民族学会下属研究会。

傈僳族研究委员会在各级党委和政府领导下,发挥学会作用,研究探讨傈僳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深入开展傈僳族文化的挖掘、整理、研究和传承工作,认真组织交流活动,宣传、展示丰富多彩的傈僳族文化,为提升民族凝聚力,增强民族自豪感,促进傈僳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地贡献。

多年来,云南省民族学会傈僳族研究委员会在团结带领广大会员开展傈僳族学术文化研究交流活动,开展中、缅、泰傈僳族文化交流;开展滇川傈僳族同胞交流,促进经济、文化共同发展;参加傈僳族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与傈僳族企业家共商傈僳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深入挖掘、整理、研究、传承、弘扬傈僳族文化;以“阔时节”活动为载体,宣传傈僳族传统文化,增进文化交流,加强民族团结,增强民族自信,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编撰《傈僳族研究》,挖掘整理了傈僳族的传统节日、婚俗、丧葬习俗、宗教信仰、传统美德、音乐舞蹈、民间歌谣、民间传说、民间谚语等方面的文化;收录了研究会成立以来的珍贵文史材料和各类研究成果。为傈僳族文化交流提供了平台,为民族文化的研究、开发、创新、传承奠定了基础。

 

★9、云南省民族学会拉祜族研究委员会概况

云南省民族学会拉祜族研究委员会成立于1995年12月5日,是云南省民族学会下属研究会,由热心于拉祜研究和从事拉祜族工作,以及关心、支持拉祜族事业发展的各界人士自愿结成。

目前,研究会主要在昆明市、玉溪市、普洱市、临沧市、西双版纳州、红河州等拉祜族人口较多的州市开展工作,积极发挥政府和民族的桥梁纽带作用,为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拉祜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拉祜族研究委员会以“促进民族团结,繁荣拉祜文化,服务拉祜社会”为宗旨;以塑造民族精神形象,关注拉祜社会进步,传承拉祜优秀文化,建设民族节日,培养拉祜创新人才为目标。开展有关拉祜学术交流,编写论著,文化保护传承,参与政府有关部门决策咨询服务及科学论证等活动。

 

★10、云南省民族学会佤族研究委员会概况

云南省民族学会佤族研究委员会是在老一辈民族工作者原省人大副主任王连芳同志亲自关怀下,原省人大副主任的保洪忠同志,老会长、省民委副主任赵和同志亲自倡导下,于1993年6月11日正式成立。

佤族研究委员会自成立以来,在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领导和指导下,在全体会员的共同努力下,发挥研究会自身优势,团结广大会员,多方开展学术活动,多出成果,多做贡献。组织完成了由周本贞教授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大辞典•佤族卷》和赵明生研究员编著的《佤族当代简史》,成为了重要的国家级存史资料。此外,近几年来其他较为重要的佤族学术成果有:王敬骝教授主编的《佤汉大词典》《佤山部落》《佤族人物》系列丛书由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陈国庆博士主持的国家社科项目“中国跨境孟高棉语研究”;赵岩社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项目“云南耿马佤语黄佤话参考语法研究”;赵秀兰博士主持的国家社科项目“中缅跨境佤族口传文学资料库建设研究”;王育弘博士主持的国家社科项目“中国孟高棉语族语言流变研究”等大量学术研究成果。学会的另一项工作就是每年组织在昆明的佤族同胞欢度“新米节”活动,传承传统文化、树立民族信心、增进民族感情、培养民族精神,为宣传佤族文化做出积极贡献。

 

★11、云南省民族学会纳西学研究委员会概况

云南省民族学会纳西学研究委员会,是由郭大烈等一批热心本土文化保护与发展的专家学者倡导成立的民间学术团体,原名纳西文化学会。1986年4月26日成立,名誉会长为时任云南省委民族工作部副部长和万宝,会长为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县长和作宽。1989年云南省民族学会成立后,根据省委、省政府有关要求统一纳入云南省民族学会。1993年5月第二届云南省民族学会纳西学研究委员会主任是解毅(时任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县长)。2006年3月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杨福泉、和少英为会长;2016年3月进行了第四届换届。

30多年来,学会一直以浓烈的家乡情怀,以学者的文化自觉,加强民族文化保护和地区发展进步,创出了特色:一是整合旅昆同胞资源,配合丽江市委政府中心工作发挥智库作用,服务家乡发展;二是打造“三多节”品牌,办好民族节日,提振民族精神;三是承先启后,彰显先贤业绩,培养青年学子;四是通过各种措施,保护民族文化遗产;五是发挥专长,潜心研究,出版著述;六是开展各种活动,推进学术交流;七是纳西学者求真务实的作风和不俗业绩,得到社会广泛认同;八是加强横向联系,提高共荣意识,力创各民族了解纳西、认识丽江的重要窗口。

 

★12、云南省民族学会瑶族研究委员会概况

云南省民族学会瑶族研究委员会成立于1989年11月,前身为云南省瑶族研究会,2001年11月根据省委、省政府有关要求统一纳入云南省民族学会。

瑶族研究委员会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瑶族经济、社会、历史、宗教、文化等多种学科研究,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民族工作方针政策,坚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团结广大科学工作者和专家,研究瑶族和瑶族地区经济的传统文化、社会历史、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哲学宗教,搜集出版瑶族研究资料、学术论文,掌握国内外瑶族研究动态,反映会员的意见和建议;组织会员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努力钻研业务,不断提高研究水平;为缩短民族间的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差距,探索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研究瑶族地区现阶段和未来各项事业发展的可供选择的具体实施方案;组织瑶族学术报告会、座谈会,重大节日活动;积极与国内外瑶族研究组织开展学术和信息交流,加强与国外瑶族同胞的联系和友好往来。为宣传瑶族,提高瑶族知名度做了大量工作。

 

★13、云南省民族学会景颇族研究委员会概况

云南省民族学会景颇族研究委员会成立于1995年,是云南省民族学会下属研究会,至今已历三届。

景颇族研究委员会自成立以来,围绕着景颇族地区的政治经济建设、文化历史发展研究,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所开展的各项活动,对弘扬、宣传、保护、传承、研究、提高、发展景颇族传统文化有积极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近年来积极开展学术调查研究活动,组织参与省民族学会组织的一系列宣传民族文化的活动,参与各兄弟民族学会的节庆等相关活动。在各级领导、各界专家学者的关心、支持帮助下,先后创办了景颇族研究委员会内部期刊《景颇族研究》,同时组织编辑出版了《景颇族研究》1-5辑论文集;开通景颇网(www.jingpo.org)及微信公众号jingponet扩大对景颇族及景颇族地区的宣传力度;组织编译出版了《景颇族经典歌曲》《景颇族歌曲选》《克钦101突击队》等图书;组织录制出版了《春城目瑙纵歌》《景颇族经典歌曲50首》《景颇族经典乐曲36首》《目瑙纵歌之声》等歌碟;与云南民族出版社合作,组织编译出版了《景颇日历》两期;组织编写《中国少数民族大辞典景颇族卷》;与德宏州景颇族发展进步研究学会联合,先后在昆明、芒市组织举办了“景颇族地区科学发展研讨会”“景颇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暨纪念景颇文创制120周年学术研讨会”等影响较大的学术研讨会。有效地推进了景颇族文化的宣传与弘扬,对促进和繁荣景颇族地区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4、云南省民族学会藏族研究委员会概况

云南省民族学会藏族研究委员会1993年成立于迪庆州香格里拉市,是专门从事藏族文化研究的民间学术团体。2009年3月28日,学会在昆明召开云南省民族学会藏族研究委员会第二届理事会,会议选举产生了第二届理事会会长、副会长、秘书长、41名常务理事、151名理事,研究会从香格里拉市迁址到了昆明。2014年3月29日学会在昆明召开了云南省民族学会藏族研究会第三届理事会,并选举产生了第三届理事会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副秘书长、34名常务理事、157名理事。研究会自成立以来,藏族研究委员会在云南省民族学会的直接领导下,始终高举爱国旗帜,以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为己任,团结了一大批关心藏族发展事业,有志于藏文化研究的有识之士,开展了以藏学研究为主,兼容傈僳族、纳西族、白族、彝族等民族的研究工作,学会组织编辑出版了《卡格博文库》共二十七集、《云南藏学研究》第一、二、三辑等多项学术研究成果。在整理、发掘、保护和研究藏族优秀传统文化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成为全国藏区较有社会影响力、向心力、凝聚力和学术成果的民间学会之一。

 

★15、云南省民族学会布朗族研究委员会概况

云南省民族学会布朗族研究委员会成立于2005年12月,是云南省民族学会下属研究委员会。布朗族研究会始终坚持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行动指南,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和关心支持下,紧紧围绕布朗族研究的资源挖掘、文化保护、民族发展等,广泛团结学术界、商界和布朗族主要聚居区的各方人士,凝聚研究力量和创新实力,为开展布朗族综合研究、繁荣布朗族文化提供支持,努力在学术研究、文化传承、社会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社团职能和桥梁纽带作用。

布朗族研究会注重文化调研和交流,成立十多年以来,先后在西双版纳州和临沧市举办两届布朗族发展论坛,促进各地区布朗族群众的交往和文化交流,并编辑出版论文集等;支持专家学者到布朗族聚居区进行调研,抢救、保护布朗族优秀传统文化,已有作品问世;组织在昆布朗族同胞一年一度的桑康节庆祝活动,展示布朗族歌舞,同时积极参加其他兄弟民族的节日活动,增强各民族研究会之间的学习交流。完成省学会安排的各项工作。支持西双版纳州、临沧市等成立布朗族发展研究会,并积极开展项目合作;支助在昆布朗族困难学生,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支持、鼓励年轻人申报文化项目,打造布朗族研究人才。

 

★16、云南省民族学会布依学研究委员会概况

云南省民族学会布依学研究委员会成立于1997年2月19日,是云南省民族学会下属研究会。布依学研究会成立20年来,在各级党委和主管部门领导下团结全省布依同胞,坚持改革开放,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开展学术研究,创办了内部刊物《越人歌》报、后改版为《布依之声》、现又改版为《布依文化》杂志,接着又创办了《中华布依网》。编辑出版了《布依族历史与文化研究》论文集、《云南罗平布依族民间音乐文化研究》等成果丰硕。目前,除了昆明东川区正在积极筹备布依学会外,罗平、马关、河口、巧家、鲁甸等县(市)都先后成立了布依学会,积极开展布依研究,促进了布依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由于历史原因,云南布依学及其地区研究不够,我们希望,布依族研究委员会在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支持下,积极开展布依族及其地区社会、历史和经济文化调查研究,为当地的两个文明建设服务,促进各民族团结进步。

 

★17、云南省民族学会普米族研究委员会概况

云南省民族学会普米族研究委员会成立于2005年1月16日,是云南省民族学会下属研究会。

普米族研究委员会自成立以来,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和民族传统节日庆祝活动,编辑出版学术著作《普米研究文集》《南语——汉藏民族走廊的一种古代语言》《普米语词典》《普米韩规文献解读与研究》《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珍本集成·普米族卷(一、二)》《中国普米族宗教研究》等;参与并完成国家民委重大课题《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之《普米族简史》(修订本)及“中国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调查研究”之“普米族文化保护与发展调查研究”等;策划拍摄普米族首部母语电影“戎肯”、《普米人的歌》MTV专辑、《普米兄弟歌飞扬》(原生态)MTV专辑;编纂《云南民族文化丛书·普米族卷》;承担编撰《云南省大百科全书·民族卷》普米族卷;完成大型画册《美丽家园—云南民族大观》普米族介绍等。多年来,普米族研究委员会不断加强普米族传统文化抢救保护工作,并取得重要进展。

 

★18、云南省民族学会阿昌族研究委员会概况

云南省民族学会阿昌族研究会自从2005年成立以来,在全省各地做了大量民族工作,组织了大量的学会活动。2017年3月11日云南省民族学会阿昌族研究会在昆明举行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改选出学会新班子。按照学会宗旨,建章立制,规范管理,积极开展学会工作。要求会员,关注本民族民生,关心家乡建设,在阿昌族地区带头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在阿昌族乡村提倡尊老爱幼,孝顺和谐,给阿昌族学生捐资助学,扶贫帮困,为家乡的“整族帮扶,整乡推进”、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招商引资、穿针引线。2008 ~2010年连续三年应省招生考试院邀请,在昆明组织本民族专家担任阿昌族语言口语考试考官,为国家培养选拔阿昌族公检法专业人才,做出贡献。积极参与完成国家的民族文化几大集成卷,组织举办各种节庆活动,从1986年开始,连续举办节庆活动至今32年。通过欢度民族传统节日这种形式,积极宣传,弘扬阿昌族文化,进行有效的文化交流,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在团结在昆明同胞,增进民族交流,传承民族文化,构建社会和谐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多年来,阿昌族研究会编辑出版了《阿昌族文化大观》《阿昌族之魂》《阿昌族文化论集》《阿昌族民间故事选集》《中国阿昌族》《阿昌族简介》等本民族文化学术著作。在德宏州文化局支持下,与梁河县文化局联合出版了阿昌族创世神话史诗葫芦丝协奏曲《遮帕麻和遮米麻》光碟,与德宏州委宣传部拍摄整理出品了《太阳之子·阿昌族》电视宣传片。整理拍摄了《阿昌的节日》资料片。协助梁河县、陇川县及县宣传部,县广播电视局相关部门,联合拍摄出版了中国第一部阿昌族20首音乐电视《阿昌欢歌》专辑,在全国发行,在阿昌族乡村传唱。在传承与繁荣民族传统文化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19、云南省民族学会怒族学专业委员会概况

云南省民族学会怒族学专业委员会成立于2003年12月24日,是云南省民族学会下属专业研究会,会员由中国怒族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新闻出版、历史、宗教等工作者以及从事怒族研究的非怒族学者组成。学会成立后积极抢救、收集整理怒族历史文化资料,团结广大怒族人民和怒学研究者,开展对怒族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语言、文字、艺术、宗教、习俗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为促进怒族和怒族地区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献计、献策。

怒族学专业委员会成立以来,开展了“首届怒江大峡谷民族文化学术研讨会”、“怒江大峡谷民族文化即第三届中日民俗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举办“首届中国怒族历史与文化研讨会”,《当代云南怒族简史》评审会等4次学术研讨会。整理出版了《怒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集》、《怒江民族文史资料丛书》(怒族卷)、《怒族人物录》、《甲怒良苏怒语》、《中国怒族》以及《当代云南怒族简史》等6本书籍和文献资料。积极协助专家学者编著出版有关怒族历史文化方面的著作。即:《怒族历史与文化》《怒族神歌》《叶世富论文集》《老姆登》《心灵的赞歌》《原始部落的终极地——怒苏部落》《怒族文化史》《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集》(怒放卷)等8部著作。摄制了《怒族传统文化实录》《怒族民间文化资料》等6套光碟,共出版了9期《怒族研究》。为抢救频危怒语和散落在民间的怒族口碑文化遗产,创制了《怒语拼音方案》。在昆明组织怒族节庆活动,宣传和弘扬了怒族传统文化,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都起了积极作用。

 

★20、云南省民族学会基诺族研究委员会概况   

云南民族学会基诺族研究委员会成立于2010年12月15日。

基诺族研究委员会成立以来,始终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紧紧围绕加快基诺族地区经济社会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建设平等,团结和谐的民族关系,与时俱进,开展了多方面的工作。

建立健全并保持了全体旅昆基诺族同胞的日常联系,组织同胞们过好一年一度本民族的传统节日,解决旅昆基诺族同胞突发的困难和问题;协助基层的干部群众来昆办事,提供必要的安排和接待。近年来,包括了三八妇女节期间村委会组织的妇女参观团队5起,使大家到昆明以后感到有自己的同胞和亲人在身边,从而方便了群众,加深了联系和了解;为来昆治病的干部群众提供了必要的安排、接待、慰问和资助,凡是来昆治病有联系的,学会领导或到医院看望,或者接出来吃饭,不同形式地表示关心和慰问,对特别困难的,给予力所能及的资助;与其他25个兄弟民族研究会建立了联谊和交流,增强了团结和友谊;完成了云南民族学会交给的各项任务,为省民族学会提供了大量的稿件和照片;完成了省文化厅安排的中日文化交流项目,即组织中日友好团体的学者一行,对基诺族村社及生产生活文化的实地考察;从而扩大了社会影响;对基诺族的文化典籍,进行了收集、整理和出版工作。

2015年2月7日基诺族研究委员会召开了换届会议,通过换届会议完善了研究会组织架构,充实了理事会成员,为下一步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1、云南省民族学会蒙古族研究委员会概况

云南省民族学会蒙古族研究委员会是在原内蒙古自治区民委主任荣盛的指导和帮助下,于1997年4月成立。首届会长为云南省汽车工业总公司高工杨玮,第二、三、四届会长为云南航空公司副总飞行师、国家级功勋飞行员赵云峰,副会长王进勇(常务)等八人,秘书长奎保才。成立21年来,遵照学会章程,积极开展活动,其中有十年荣获“省级优秀学会”称号。在方龄贵、杜玉亭教授及郭大烈老会长的指导下,以发掘、保护和传承蒙古族历史文化为己任,创出了特色:一是打造“元跨革囊”品牌,办好民族节日与灵活多样的学术研讨会,提振民族精神。以全省唯一蒙古族乡的蒙古族资源为依托,整合全省资源,突出1253年“忽必烈平云南”的历史功勋及地位。2003年和2017年分别推进“蒙古人历滇750年纪念”碑(蒙古族著名学者方龄贵先生撰写纪念碑文)和“云南蒙元历史文化博物馆”的落成。 二是“专家与同胞”结合,凝聚学术研究软实力。参加了《中国蒙古族大词典》《当代云南蒙古族简史》与《当代中国蒙古族简史》等专著的编写,共编印了《云南蒙古文化通讯》10期,刊载文章441篇,约100余万字。其中学术论文158篇,约占36%;研究会成员撰写的文章约占三分之二。编印《民族志谱》与《家谱》十余部。如今,云南蒙古族正朝着回归传统蒙古族文化的大道上迅马疾风!

 

★22、云南省民族学会德昂族研究委员会概况

云南省民族学会德昂族研究委员会于1998年成立并召开第一届研究委员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一届理事会领导班子。

2013年在芒市召开第四届研究委员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四届理事会领导班子,根据德昂族大分散小聚居特点,云南省民族学会德昂族研究委员会于2014年6月指导、帮助成立了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德昂族研究会;2017年11月指导、帮助成立了芒市三台德昂族乡德昂族研究会。自此德昂族聚居地区有了自己合法的社团组织。云南省民族学会德昂族研究委员会成立以来,已编辑出版六期《德昂族研究》及《当代德昂族简史》《中国德昂族》《中国德昂族历史文化写真》等专著。

德昂族研究会在各级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支持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中央省、州的民族工作政策,严格按照省民族学会章程,团结带领全体会员对德昂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历史教育、科技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索,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加快德昂族地区各项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23、云南省民族学会满族研究委员会概况

云南省民族学会满族研究委员会成立于1994年11月13日满族颁金节之际。

满族研究委员会自成立以来,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坚持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放在首位,组织会员学习党的政策、学习时政及各民族同胞的先进文化;组织研究会成员及相关学者,研究、整理云南满族的历史、文化材料,成果除部分在正式媒体发布外,大多刊于每年的内部交流会刊《云南满族》上;满族研究委员会以联络、团结本省满族同胞为已任,每年定期举办“颁金节”庆祝活动和其他促进民族进步的活动,并参与国内满族文化交流的活动。举办各种学术交流,进行了十多次学术调研,形成了13篇重要学术调研报告。特别是在对云南满族源流的调查、考证上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理清了云南满族源流,写出了“云南满族源流考释”碑文,刻在两块碑石上,一块放在云南民族村满族院大门外,一块放在嵩明;在保山瓦房乡水沟洼满族特色村建立民族文化广场方面提供给他们大量各方面的需要、倾全力的给予了资料上、物质上、设计方面的支持;

作为一个群众性的学术团体,满族研究会为传承和发扬自己的民族文化,通过会刊、各种学术讨论、节日等多种形式坚持不懈地把本民族文化传承下去。尽管学会的领导班子已换过多次,学会的性质并未改变,尊老敬老之风也坚持不变,而且将永远传承下去。

 

★24、云南省民族学会水族研究委员会概况

云南省民族学会水族研究委员会于2013年3月28日在富源县成立,是云南省民族学会25个民族研究会中最后成立的学会。水族研究委员会成立时,会员共计90名。其中本族81名,非本族9名。

水族研究委员会成立至今,一直致力于配合有关方面做好濒临绝迹的水语录译的抢救和保护工作;鼓励会员开展对云南水族族源的探讨和研究;组织会员及社会力量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社会历史、民间艺术、民俗民风等资源的开发;积极与有关方面的沟通联系,努力为本会工作创造条件;积极参加省学会的各项活动,密切与兄弟民族的联系和友好往来;深入调查了解本民族人口分部与社会资源;积极为民族乡政府提供有关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支持。

 

★25、云南省民族学会独龙族研究委员会概况

云南省民族学会独龙族研究委员会成立于2006年10月5日,是云南省民族学会下属研究会,目前约有会员60多人。

独龙族研究委员会成立以来,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每年在贡山县组织独龙族过节活动,2010年在昆明第一次组织了规模较大的独龙族节庆活动。设计制作了独龙族研究委员会的会徽,编辑出版了第一期会刊《独龙族研究学会通讯》,广泛参与了各种学术会议和培训。积极参加了其他兄弟民族学会组织的学术活动和节日活动。

2010年8月,学会换届期间在贡山县第一次组织召开了题为“独龙江地区保护与发展” 学术研讨会。独龙族研究学会会员积极从事研究工作,出版了十多部著作,在国际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近百篇论文。学会会员还参与了云南省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的翻译出版工作,至今共翻译出版了云南省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1-6年级上下册。

独龙族研究委员会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翻译配音出版了的党的十六大报告,十七大报告,十八大报告,正在翻译出版十九大报告,为不通汉语的独龙江地区及时宣传党的政策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文章来源环球游报1月19日A14版)

相关文章阅读:
      ● 云南省民族商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在昆召开 ( 2018-01-04 )
      ● 云南省民族学会25个专业委员会概况 ( 2018-01-18 )
      ● 云南省体育彩票各销售网点代表赴京 共同见证阳光开奖 ( 2019-10-14 )

上一篇:精准施策 拔除贫根

下一篇:凝聚团结工作 共谋幸福生活

录入/责任编辑:陈克东Update Time:2018-01-18 18:58:40
民商网-云南省民族商会官方网站 业业安-云南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数据治理与事故预防智慧化服务-云南业业安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云南民族旅游网-《环球游报》 大理崇圣寺三塔景区官方网站 | 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大理旅游网-大理旅游集团官网 昆明旭坤会计师事务所 云南蝴蝶泉国家4A级旅游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