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旅游网由《环球游报》主办

首页 《环球游报》综合正文

民族团结一家亲共创幸福大家园

发表于:2018-01-04 19:32:27|来源:环球游报

民族团结一家亲共创幸福大家园

——访云南省民族学会

 

记者 浦绍猛 通讯员 李倩云

“希望云南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闯出一条跨越发展的路子来,努力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谱写好中国梦云南篇章”。这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为云南的科学定位。

2017年,云南省民族学会在省民宗委、省社科联的正确领导和指导下,充分发挥学会的自身优势,团结协作、积极进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这一年里,学会班子成员带头认真学习中央十九大、习近平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民族学会根据工作实际情况,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和我省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工作,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本着“关注不干扰、帮忙不添乱”的原则,在协调民族关系和谐、促进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贡献。

据云南省民族学会会长郭秀文介绍:云南是多民族的省份,少数民族占全国56个民族的40%以上;少数民族人口1500多万,占全省人口的1/3。全省所有市县都有少数民族分布。人口5000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彝族、白族、哈尼族、傣族、壮族、苗族、傈僳族、回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景颇族、藏族、布朗族、布依族、普米族、阿昌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蒙古族、水族、满族、独龙族等25个。云南地处高原,崇山峻岭,交通阻隔,云南大部分少数民族居住在半山区,高山区。由于各种历史、自然原因,云南少数民族大多都处于贫困状态。云南少数民族脱贫攻坚工作,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云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目前脱贫工作已在全省如火如荼地展开,少数民族更是攻坚战的重点战场。没有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省、全国的小康。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上,如何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不拉分、不掉队、不拖腿,是各级政府萦绕于怀的重大问题。

 

 

加强理论学习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云南各民族团结进步。2017年11月16日,云南省民族学会学习十九大精神座谈会在昆明召开。

会上,郭秀文作了《以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为指导努力做好云南省民族学会的工作》的讲话,云南省民族学会及25个民族研究委员会的19位代表分别做了交流发言。省政协常委、民宗委副主任和润培、省委统战部民宗处副处长陈智俊、原省民族宗教委巡视员岩秒,省民族学会副会长杨振,省民族学会下属25个民族研究委员会代表等40余人参加了会议。

郭秀文在讲话中强调,要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大的重大意义和丰富内涵;认真学习和领会报告中有关民族工作方面的重要精神,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努力做好云南省民族学会工作。郭秀文讲到,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对十八大以来的民族工作,用“创新推进”四个字进行了高度概括和充分肯定;明确将做好民族工作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基本内涵,强调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明确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郭秀文表示,云南省民族学会下一步要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在我省考察时提出的“要把云南建成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要求”,对我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方面的课题进行研究。各民族研究委员会要抓紧研究本民族怎样才能“不少、不掉”的现实课题,善意地提出问题、意见、建议。郭秀文强调,学会各种课题和学术研究必须坚持四个意识、五个认同,坚持中华民族的一致性与各民族多样性之间相统一,热爱本民族、热爱本民族文化与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文化相统一;在增强民族自强、自信和民族意识时必须与增强中华民族自强、自信、中华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相统一。

省政协常委、民宗委副主任和润培在发言时表示,大家通过座谈会进行了充分的交流,进一步提振精神;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增强“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团结在一起,发挥各自优势,做好民族工作。

“在云南,做好民族工作促进民族地区的全面发展、加快民族地区脱贫是当前一项重大的工作,要加大民族宗教领域的调研,巩固发展统一战线,引导民族团结、加强民族教育、指导民族进步、实现民族繁荣、推进民族宗教工作上台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省委统战部民宗处副处长陈智俊在发言时表示。

杨振副会长在发言时表示,学习十九大精神,要结合实际结合我省省情来学,要将十九大精神落实到社会发展的各方面,落实到各自的工作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推动实践,将学习成果体现在谱写云南跨越式发展新篇章中。

参加座谈会的各民族研究委员会代表都结合自身实际交流了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心得体会。大家一致认为,党的十九大为全国人民描绘了决胜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的宏伟蓝图,令人振奋,催人奋进。十九大报告通篇洋溢着中华民族走进新时代、迎接新时代、拥抱新时代和引领新时代的豪迈激情与坚定自信,充分表达了新时代实现伟大复兴的民族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发自己内心的赞同和拥护十九大报告精神。下一步要发挥好各研究会理论英才聚集的智库优势,当好学习、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排头兵。

 

完善各项制度

郭秀文向记者介绍,云南省民族学会是在民族工作前辈王连芳、马曜、赵廷光等倡导下成立,于1988年报经云南省人民政府同意筹备,云南省民政厅注册登记,1989年9月1日挂牌成立,逐步成立了25个少数民族研究(专业)委员会。学会属全省性、群众性、非营利性的社团组织。云南省民族学会自成立以来做了许多有益的事。团结全省有志于献身于民族事业的研究人员和工作者,开展多学科的民族研究、学术交流,在全省开展了各民族学术活动,组织各族同胞举办民族节日等,日益发挥出民间社团的作用。是云南省民族理论研究的实践者,是密切党和政府联系云南各民族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2009年,云南省民委充分采纳了民族学会的意见建议,将25个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确定为法定节假日,制定了《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放假规定》报请省政府批准执行。这是云南首次为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立法,也是对民族传承的一个重大举措。

2017年2月17日上午9时,云南省民族学会在昆明市西环广场6楼召开了云南省民族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会议对2016年学会的工作予以肯定。在各级政府和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学会在2016年取得了突出的工作成绩,凝聚了各民族研究会的汗水和付出。这次会议解决了学会办公地点的问题。2017年,学会工作更多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的“文化自信”这个问题。杨振副会长在会说:学会积极参加各民族研究(专业)委员会组织的民族节庆活动、学术研讨会及其它相关活动,积极与各学会建立联系,增进相互间交流交往和了解,促进民族大团结,充分体现了学会的凝聚力和带头作用。积极支持各学会继承弘扬民族传统,办好本民族节日。

民族学会认真抓好制度建设,完善内部管理,通过会长会议,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了学会《章程》,制定了《云南省民族学会财务管理办法》,以及《学会会长办公会制度》《学会秘书长制度》《学会印章管理制度》等。

民族学会始终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和我省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工作,本着“关注不干扰、帮忙不添乱”的原则,在协调民族关系和谐、促进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贡献。

 

 

挖掘民族文化

多年来,云南民族学会积极组织各分会专家学者,深入挖掘各民族的民族文化。学会在理事会班子和全体会员的努力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各少数民族文化研究上了一个新台阶,有力地宣传了少数族,成绩显著。

如云南民族学会壮学研究会致力于推进壮学研究,深入挖掘弘扬优秀壮族文化,积极为壮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在国内乃至国际都取得了诸多成果,已成为目前云南省在壮学研究领域影响最大的社会团体。

省民族学会壮学研究会范围涉及文化、历史、民俗、哲学、宗教、考古等多个领域。学会的多名专家学者出版了多部研究成果,包括《壮族文化》《壮族文化史》《滇国研究》、《中国先越文化研究》《广南侬氏族谱研究》《句町国史》《壮族日鸟崇拜习俗研究》《那文化探源》《北回归线上太阳神鸟腾飞的地方》等多部学术著作,一些著作在该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开展民族影像志的拍摄,连续摄制了一系列壮族文化电视纪录片。包括12集大型纪录片《丽哉勐僚》《推进》《鸟•人》《大革假纪事》《我来了》等。此外,关注并参与壮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申遗工作,协助壮族地区开展壮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抢救、保护、传承工作,几乎每个壮族聚居县都抢救整理了一系列优秀传统文化项目,包括壮剧、坡芽歌书、女子太阳节、纸马舞、铜鼓舞、草人舞、木叭喇、陶器工艺等等。

由普米族研究委员会专家参与的国家社科重点项目也不断涌现出重要和具有较高水平的学术成果。代表性的如胡文明负责,胡镜明、迪基偏初等参与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丽江普米族韩规古籍调查与研究”,熊永翔副会长主持,胡文明、胡忠文、熊胜祥等参与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普米族宗教研究”、云南师范大学潭超教授主持,熊永翔、胡文明等参与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普米族韩规古籍译注”等多项普米族研究课题,经专家评审结项,其中,后两项均被评为优秀,获得学界好评。

彝学研究会:积极参与《中华彝族文库》编纂出版的推进工作,完成了《中国彝族史简编》编纂工作;编辑出版了《云南彝学通讯》和《云南彝学研究》;参与电视连续剧《南诏神韵》的剧本创作及摄制进程;通过组织专家学者对涉及到彝族的相关项目进行论证和评审使得这些项目更具有彝族文化魅力,同时也弘扬了彝族的优秀文化。

藏族研究会:学术及研究成果丰硕。编辑出版了藏学系列丛书卡格博文库第二十七卷《东方藏区诸语言研究》、《云南藏学研究》等。进行了藏文文献资料收集、翻译、整理和研究。完成了《八世司徒活佛自传》和《他传》的58万字翻译及其它翻译,开展云南藏传佛教史即云南藏族宗教史研究、滇藏、滇川、滇青关系研究并在撰写《滇藏关系史研究》《明清滇藏关系史》《云南藏区社会政教关系研究》(或发展策略)。未来一至二年,藏学会还将有大量学术研究成果问世。

其他民族研究(专业)委员会也在各自的领域,挖掘整理出版了许多研究成果,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为民族文化传承做出了典范。

 

倾力民族团结

云南民族学会冷静对待突发事件,积极缓解疏导民间不满情绪,协助政府化解矛盾。2016年10月文山市发生文山代理市长不当言论引发民愤,出现了网络井喷的严重情况。学会领导听了苗族研究委员会的情况汇报后,要求学会及各研究(专业)委员会认真关注,冷静对待,切实做到不传播、不扩散,了解的有关情况,只能积极向党委政府报告,并利用自身的影响力让苗族同胞相信党委政府一定会处理好,妥善解决。

在省政府民宗委领导针对文山事件召开的三次座谈会上,省民族学会和苗族研究委员会的同志都坦诚地向政府表达了意见和建议。学会对这起突发事件始终坚持关注不干扰、帮忙不添乱的原则,做到了有想法和意见只向政府说,不在民间和网络上发表。从而起到党委、政府在处理事件过程中苗族群众情绪相对稳定的作用。

民族学会还积极参与示范区建设,紧紧围绕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以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在省民宗委的支持下,组织开展了“云南少数民族最美特色村寨”调查推荐活动。2016年7月18日至23日对各学会推荐的民族村寨中选出四个村进行了调研,组织调研组调研了大理的白族古生村、周城村,丽江的纳西族玉龙村和漾西村,形成了四篇调研报告,古生村和玉龙村拍摄了共15分钟的视频短片。并针对调研的村寨所发现的问题向相关部门提出了意见和建议。调研情况及图片、视频均已上报给省民宗委。

为贯彻落实好全国、全省城市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推进城市民族工作取得实效。2017年省民宗委城市民族工作处和学会联合开展“昆明城市民族工作情况调研”。学会对此和省民宗委城市民族工作处李晓燕处长就“如何着手调研”进行了沟通,由学会先拟出调研方案(草案),经研究后再和省民宗委城市民族工作处协商,侧重对昆明四区进行调研;希望通过调研,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建议和对策供政府部门参考。

2017年12月,省民族宗教委与省民族学会联合开展了昆明城市民族工作调研。调研采取到相关部门实地走访,与在昆学生、务工人员及乡(镇)民族专干座谈等形式,深入了解掌握昆明城市民族工作的发展现状。2017年10月14日,云南省民族学会在云南省民宗委7楼第二会议室召开了会长会。会议安排布置“在昆25个少数民族基本情况调研”事宜;郭秀文会长对在昆少数民族基本情况调研和有关学会工作做布置和安排。要求25个研究会认真做好调研工作,在省民宗委城市民族工作处的指导支持下,争取在明年5月底以前完成。通过城市民族工作调研,给省民宗委城市民族工作条例的修改论证进行深化。12月15日,调研组在省民族宗教委召开了调研所涉及到的民族乡民族专干座谈会,听取了昆明市阿拉、团结、呈贡、海口等相关街道、社区负责人及民族专干关于城市民族工作的情况汇报,并就当前城市民族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交流研讨。19日至29日,调研组分别召开了在昆少数民族学生、务工人员和创业人员座谈会,并马不停蹄到昆明市少数民族聚居街道、社区进行实地走访调研,深入了解当了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教育、脱贫攻坚、民族文化传承、民族习俗保留等相关情况,并座谈听取意见建议。调研结束分析研究后,成果将于2018年初形成报告。

 

 

创新精准扶贫

2017年3月14日,应上海船厂和所属上海船厂技工学校邀请,云南省民族学会会长郭秀文、秘书长李倩云,昭通市政协原主席熊启怀、助理周世元,昭通市民宗局古国英,威信县民族中学书记熊志周等一行6人,到该厂和学校进行了实地考察调研。

上海船厂是一家央企,经济和技术实力雄厚,为我国的船舶发展特别是海军的先进护卫舰建造作出重大贡献。为该厂培养各类专业技术工种后备人才的上海船厂技工学校是国家重点技工学校,创办于1960年。半个多世纪以来,为我国造船工业和其他行业培养输送了一万多名优秀技术人才。

2015年,云南省民族学会创新举措,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和考察云南的重要讲话精神,与上海船厂技工学校签订了合作协议,由云南省民族学会选送民族贫困地区的贫困家庭初、高中毕业生,到上海船厂技工学校免费就读,经过三年培养考试合格毕业以后,安排在上海船厂所属企业就业。两年来共选派了昭通市贫困县的40余名寒门学子到该校就读。这次赴沪考察调研,目的有二,一是看望在读的云南籍学生,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发放昭通市民政局特意筹措的专项贫困学生慰问金,鼓励他们更加刻苦地学习、实践,提高劳动技能,报效祖国,为上海的发展作出新贡献;二是协商扩大云南民族地区贫困县贫困家庭子女招生规模问题,把精准扶贫的力度进一步加大,使更多的贫困家庭受益。这两个目的都达到了。

在学校考察参观和与校方领导座谈中我们了解到,上海船厂技工学校教学环境优美,教学设备先进,师资力量雄厚,学生宿舍、食堂等后勤设施配套完善。学校以“崇尚技艺,做人为先”为校训,教学教育组织基本上是按照德国技工教育先进的“双元制”模式进行而又结合中国国情有所创新,做到了两个“并重”,即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并重;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并重,尤其突出学生实际操作动手能力的培养,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学生完成学业毕业后,既可获得中等专业学校的毕业文凭,又可获得职业技术等级资格证书,进入职场一上岗就能独立操作,完成生产任务。我们深切感受到,上海船厂技工学校确实是一个优秀技术工人培养的摇篮,甚至是大国工匠培养的摇篮。校方领导认为,云南省民族学会选送的学生很优秀,他们朴实淳厚,很珍惜学习机会,绝大多数学生学习勤奋刻苦,遵守校纪校规,具有吃苦耐劳精神,很好管理,颇为满意。校方期望,双方的合作长期继续下去,逐步扩大招生规模。这也是省民族学会的希望。经双方协商,决定今年招收100名云南籍贫困家庭学生,招生规模扩大了一倍多。

选送云南民族地区贫困县贫困家庭子女到上海船厂技工学校免费就读并在上海船厂所属企业就业,是一项互利互惠的举措。对云南而言,解决了部分民族地区贫困家庭子女的升学就业问题,是一项创新性精准扶贫的实质性作为。众所周知,上海是经济发达地区,技术工人工资较高,待遇优厚。学会选送的学生,他们即使是在校学习期间,从第三年进入实习阶段,除了吃住全免外,每月还有3300-4200元的实习津贴,毕业后参加工作,待遇势必大幅提高,并且发展空间大。该校2013届的一个毕业生,毕业后分配到沪东造船厂军品车间工作,如今才当了班长,月收入达一万元。可想而知,这对他们的个人前途和家庭的脱贫脱困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对上海船厂技工学校而言,多了一条招生渠道,解决了部分生源问题。

上海船厂技工学校对云南籍学生的关怀无微不致。尽管学校免除了学生每年4000元的学费和600元的书籍费,但每月必须交给学校650元的伙食费。这对于处于深度贫困的家庭,实在难以承担。为保证云南籍贫困农家学子顺利完成学业,学校采取特殊优惠举措,每月实施4天勤工俭学,一天给予劳动生活补助100-140元。这项勤工俭学的收入基本解决了学生在读期间的基本生活问题,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和好评。

在同云南籍学生的座谈和问卷调查中,他们的一致看法是既学到了全新的知识又开阔了眼界,普遍感到满意。他们认为,通过学校培养,学到了完全不一样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技能,毕业后就业有了切实保障,看到了人生前途的光明前景,有了幸福感。从穷山沟来到大都市,看到车如流水马如龙,高楼林立,耸入云霄,真切感受到祖国的富强繁荣,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他们很感激省民族学会和昭通市民政局为他们的人生道路开辟的坦途,表示一定用实际行动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刻苦努力,学好技能,报效祖国。

2017年,在云南省民族学会的努力推动下,上海船厂技工学校共在昭通、彝良、威信等地招收了58名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学生,同时促成了上海船厂技校对昭通贫困地区的学校捐赠了一批教学设备。

“云南作为中国各个省份中,民族成分最多的一个省,在这里,众多民族犹如百花齐放,将我们所生活的地方装点得更加多彩绚丽。在这里,所有的民族一个家,我们不分族别,不分彼此,共同生活得和谐而美好。”郭秀文说。

(文章来源环球游报1月5日A14版)

相关文章阅读:
      ● 民族团结一家亲共创幸福大家园 ( 2018-01-04 )
      ● 浅析边疆贫困民族地区消防监督执法工作的法理情 ( 2017-08-24 )
      ● 扎实帮扶民族群众 勐海助推精准扶贫 ( 2017-09-14 )
      ● 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稳步推进 ( 2018-01-04 )

上一篇: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稳步推进

下一篇:云南省民族商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在昆召开

录入/责任编辑:陈克东Update Time:2018-01-04 19:40:43
民商网-云南省民族商会官方网站 业业安-云南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数据治理与事故预防智慧化服务-云南业业安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云南民族旅游网-《环球游报》 大理崇圣寺三塔景区官方网站 | 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大理旅游网-大理旅游集团官网 昆明旭坤会计师事务所 云南蝴蝶泉国家4A级旅游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