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旅游网由《环球游报》主办

首页 《环球游报》奔腾红河正文

烙铁画家蝶变紫陶艺人

发表于:2017-08-10 17:03:25|来源:环球游报

记者 迟旭军

老周不老,今年48岁,名叫周进所。“一头七八十年代流行的平头,常年屋子里面生活、见不到阳光而皙白的皮肤,脚上总是穿着一双人字拖……”。叫他老周,是因为他有年长者的韧劲和坚毅,有一手用电烙铁“画”画,画的老练,同时又自创了一手紫陶制作雕刻和镂空的技术,把自己制作紫陶的器形推出不同种类,加上心智的成熟—— 一种与世无争的境界,所以叫“老周”。

 

 

走进蒙自市大井早街,在街道的中段“桥香居”米线馆的二楼上,记者看到了正在聚精会神用陶瓷器的传统装饰技法之一雕刻镂空,在陶坯体上透雕花纹的老周。记者的到来他都不知道,看着那专注的样子,记者偷偷拿出了相机对好焦,快速按下。相机“咔咔……”的响声才把老周惊扰。面对镜头,老周连忙招呼记者,稍坐一会,他手上的活计马上就好了。

趁着这间歇,记者环视了一下工作室,不同形状的紫陶陶坯体及成品映入了眼帘:有龙龟泡壶、喜鹊报鸣、龙凤呈祥、葫芦烟筒、梅花三弄、金蝉扶枝……加上多个被用烙铁“画”上画的大小不一的葫芦上的图案:《茶马古道》、《八骏图》、《十八罗汉》、《蒙自海关》、《哥胪士洋行》《法国花园》、《碧色寨火车站》、《滇越铁路》、《过桥米线的传说》、《万亩石榴园》、《清嘉庆皇帝的老师尹壮图故居》、《西南联大蒙自文法学院》、《蒙自南湖风景》等。让人感觉好像走进了藏有宝藏的空间,那一件件作品,不由得惊叹不已。

据老周介绍,他从小就喜欢画画,由于生长在哪个年代,为了生活,早早就成了蒙自县离合器厂的技师,负责从事绘图工作。下岗后,舍不得荒废自己的美术功底,闲暇的时就在自己家栽种的葫芦上尝试画画。开始是用刀刻,但用刀在青葫芦上刻图案,难度太大,而且风干后容易变色,达不到理想的艺术效果。后有朋友建议老周,用电烙铁在干了的葫芦上“烙”画,那样不会变形变色。老周开始尝试了半年多一点的时间,就能在葫芦上“烙”上一幅幅水墨画。颜色的深浅、光线的明暗,老周都能应用自如。

随着老周技艺的精湛,名气也大了。不但可以用葫芦烙成成套的茶具,还能用木质材料烙成挂图、标志牌、对联等。不少来自上海、南京、四川等地的游客都会来买他的“烙”画。6年前,老周被建水一家紫陶制作公司高薪聘去陶坯体上画画和雕刻图案。在建水紫陶公司画画和雕刻期间,老周又萌发了把自己烙画的技术运用在紫陶制作中。半年后,老周从公司辞职,又回到了蒙自市大井早街的工作室,潜心研究紫陶的制作、雕刻和镂空技术。

现在,老周的工作室已经升级为“周家窑”,一个月生产烧制出来的紫陶成品价值十万元左右。紫陶产品已销到北京、上海、广州等省外多个省份。由于老周有画画的基础,加上电烙铁“烙”画的技艺,他很快就把绘画、雕刻、镂空技术熟练应用到了制作的紫陶作品当中。技艺越来越精湛、熟练,但老周还在不断创新推出紫陶新品。老周对一种事物和技艺的执着追求,不由然让人产生敬意。

“镂空刻雕的镂刻是创作的最关键阶段,要求作者施刀的功力、线与面的处理以及各种造型手段的变化,都必须切实服从主题内容需要,使意、形、刀有机地融为一体。同时灵活运用冲、划、切、刮等刀法和浮雕、透雕等表现方式,以及具有丰富内涵的东方艺术语言,在造型的疏密虚实、方圆顿挫、粗细长短的交织、变奏中,表现精巧入微、玲珑剔透的艺术效果,使作品产生音乐般的韵律和感染力,成为盈盈珍品。”老周向记者叙述着雕刻、镂空技术和发展历史。“距今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陶器已有透雕圆孔为饰,山东大汶口出土的薄胎黑陶把杯,把柄上就有多种镂空纹饰。汉代到魏晋时期的各式陶瓷香薰都有透雕纹饰;宋以后镂空装饰日益发展;清乾隆(1736-1795)时烧成镂空转心、转颈及镂空套瓶等作品,使这类工艺达到顶峰。”

从工厂的绘图技师到用电烙铁“烙”画在葫芦、木质材料的上的艺人,再到把“烙”画技术应用到紫陶制作、雕刻、镂空的产品中,老周又从一个“烙铁画家”蝶变为一个真正的“紫陶艺人”。

(文章来源环球游报8月11日A8版)

相关文章阅读:
      ● 烙铁画家蝶变紫陶艺人 ( 2017-08-10 )

上一篇:蒙自石榴节筹备工作进展顺利

下一篇:蒙自殡葬项目平稳推进

录入/责任编辑:陈克东Update Time:2017-08-10 17:05:43
民商网-云南省民族商会官方网站 业业安-云南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数据治理与事故预防智慧化服务-云南业业安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云南民族旅游网-《环球游报》 大理崇圣寺三塔景区官方网站 | 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大理旅游网-大理旅游集团官网 昆明旭坤会计师事务所 云南蝴蝶泉国家4A级旅游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