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启动“世界记忆遗产”东巴古籍实验性修复
2025-11-02云南民族旅游网
新华社昆明5月22日电(记者 许万虎)云南省古籍保护中心近日正式启动“世界记忆遗产”东巴古籍实验性修复工作。
东巴古籍是中国纳西族东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流传于云南、四川等地,其内容包罗万象,集纳了东巴教祭司经书、纳西族民俗礼仪、舞蹈歌乐、天文历法等。2003年,云南东巴古籍文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
云南省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计思诚介绍,中国各地收藏的东巴古籍大约2万余册,其中8000余册保存在云南境内,但长期以来,这些古籍分藏于各地图书馆、博物馆,有些散落民间,饱经岁月侵蚀,亟待修复。
为抢救这一珍贵文化遗产,近年来,云南古籍保护工作者除了开展相关普查工作之外,还赴多地寻找东巴古籍修复用纸、学习传统东巴造纸工艺,希望通过科学的修复,帮助残损的东巴古籍重焕新生。
担纲此次实验性修复的云南古籍保护专家杨利群介绍,东巴纸采用纳西族聚居区特有的高山野生植物制作,经过数十道工艺制作而成,厚度大、耐磨性强。“制作纸张的植物含微毒,因此纸张抗虫、防蛀,保存时间长”。
经反复实验,目前杨利群和古籍修复志愿者们通过复原古法技艺,成功研制出东巴造纸所用纸浆,其形状已达到科学修复东巴古籍的要求。“先期,我将带领志愿者团队,针对近百片破损严重的东巴古籍开展实验性修复。”杨利群说。
东巴古籍修复工作十分烦琐。据介绍,除了修补残缺,专家们还需对丢失的文字进行考证,针对串页等问题,修复前需进行细致的调查复检和整理编目工作。
“修补古籍就是修补一段历史、复兴一种文化。”计思诚表示,待实验性修复完成评估后,云南将争取在今年之内全面启动东巴古籍修复工作。(完)
-
普洱|亚太森林组织自然教育分论坛成功举办2025/11/02

-
汇智普洱: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探索森林可持续管理新路径2025/10/31

-
“花开四季 ‘香’约云南 坐着火车游红河”旅游推介活动在昆明举行2025/10/31
-
【原创文章】贡宝之城腾冲2025/10/30

-
保山比顿咖啡国际化战略迈出坚实一步2025/10/30

-
第二届普洱亚太林业论坛在云南普洱隆重举办2025/10/30

-
“以葫芦智慧筑根铸魂,让扎西‘三转’精神成新时代文化传播标杆2025/10/28

-
临沧临翔: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正酣2025/10/28

-
健康云南建设“十四五交出高分答卷”服务体系更趋优质均衡2025/10/28

-
【原创文章】曼哈茶韵2025/1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