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阴洞遗址考古发现人类早期洞穴墓地
2025-08-02云南民族旅游网
新华社昆明3月7日电(记者岳冉冉)近日,考古人员在云南大阴洞遗址开展发掘工作时,发现了目前省内规模最大的早期洞穴墓地,出土陶器、石器、骨器等文物遗存,为滇东南古人类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大阴洞遗址发现于去年9月,位于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坝美镇者卡村境内,洞内总面积约1500平方米,洞口宽约20米,由前后两个洞厅组成。去年底至今年初,考古人员对该洞穴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前后洞厅发掘面积达300平方米。
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馆员万杨介绍,前洞厅发现灰坑12个,出土有陶片、纺轮、石器以及炭化稻等遗物。根据灰坑内的堆积分析,这批灰坑可能与用火有关。洞内文化堆积中、遗迹内以及地表均发现有陶器,陶器风格不同,可能有不同文化来源。
墓葬是此次发掘最重要的发现。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刘旭表示,洞内早期墓地是云南目前此类遗存中规模最大的一处。
考古人员共发现17座墓葬,主要集中分布在后洞区深处,呈墓地形式分布。墓葬似经过人为布局,墓葬随葬器物较少,只有部分随葬有陶釜、纺轮和石箭镞。
万杨说,这批墓葬均为土坑墓,人骨保存较好,葬式多样。墓坑的挖掘可能受制于原始的生产工具,形制不规整,深度较浅。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墓葬内人骨极为散乱,可能为二次葬的现象,也有可能遭受后期盗扰。很多墓葬内除主体个体的骨骼外,还零星发现不属于主体个体的人类骨骼。
目前,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西北大学等机构合作,对出土人骨开展体质人类学和基因学研究。通过遗存对比分析,初步判断大阴洞遗址的年代介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
专家表示,此次发掘工作对于云南古人类活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多样的葬式为古代葬俗研究等提供了科学的实物资料。
-
第13届云台会将于8月6日在昆明启幕2025/07/31
-
第13届云台会将于8月6日在昆开幕 850名嘉宾共话融合发展2025/07/31
-
G25数字经济-物联网暨佳联易生活订购平台发展峰会成功举办2025/07/30
-
“将来我要像您一样,去帮助更多的人”2025/07/29
-
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2025/07/29
-
29年山海情咖啡香里见真心 上海户籍市民免费领取比顿挂耳咖啡火热进行中2025/07/29
-
三迤书院落成虹山,春城再添文化新地标2025/07/28
-
文化赋能企业 传承红色基因 云南省多单位联合开展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活动2025/07/26
-
佳联美国总部在纽约正式成立,开启数字经济-物联网新篇章 佳联美国总部 佳联易生活2025/07/25
-
云南省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战历史研究会走访昆明市福建安溪商会并举行座谈交流2025/07/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