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丽多彩的彝族服饰
2025-04-30云南民族旅游网
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是大姚县三台乡彝族人民传统的“服装节”。这一天,当地彝族群众家家杀鸡宰羊、饮酒唱歌,四周的彝族群众也从十里、百里之外赶来参加这一节日。
三台彝族服装节历史悠久。相传,很久以前,彝家有一个聪明美丽的姑娘叫阿米尼,她仿照锦鸡的羽毛,制成了一件锦羽衣。这套衣裳图案精巧,色彩奇特,胜过了土官、兴人请九十九个裁缝、七十七个银匠制作的衣服。虽然阿米尼姑娘最终被土官逼得变为一只锦鸡飞走了,但她教给彝家姑娘的刺绣技术却长留在彝家,代代相传。举行“服装节”就有纪念这位阿米尼姑娘的意思。
彝族的服饰无一不反映着彝族古老而灿烂的历史、丰富而博大的文化。早期的彝族服饰靠兽皮、骨、角、牙来装饰。彝族的服饰和图案,都有它的传说和历史,它代表着彝族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文化层次。现今大姚彝族仍有用火草的植物绒搓线织成火草衣的习俗。彝族服饰的发展,即由原始服饰兽皮、火草、麻、羊皮、棉织品等几部分组成,至今还有保存较好的火草衣、裙、麻布衣服等,这使彝族服饰独具魅力,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民俗价值。从远古传承的衣物穿戴和服饰习俗中不难看出,彝族服饰图案中最原始的纹样有:牛眼、羊角、马樱、太阳、火、云、粉团、山茶、鸡冠。早期服饰上出现的简单花纹、莲瓣纹、波纹、水纹、网纹、斜方格纹、兽纹、牙纹、太阳纹,虽粗糙雅拙,但经自由想象、发挥提练,从具象转为抽象不受任何制约,随意性很大,证明彝族人民早就有自己精湛的服饰文化艺术造诣和独特的表现风格,在服饰文化上独树一旗。
彝族支系较多,服饰各异,每个支系都有自己的传统服饰,形成了自己支系服饰的特殊风格。不同的支系、不同的居住环境对衣饰的款式及风格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富有鲜明特色的彝族服饰文化,几乎或明或隐地表露出彝族穿黑、尚武、畏虎、敬龙、恋祖的美学理想和审美趣味。其服饰衣着,展示出他们的审美观念,又积极地强化塑造了彝族人民共同的文化心里素质。彝族服饰种类繁多,色彩纷呈,不仅有地区、性别、年龄之分,还有盛装、常装之别,而且有婚服、丧服、战服以及毕摩服等专用服饰。各种服饰款式、装饰纹样和装饰品都是同他们自身历史、生产、生活、宗教信仰、婚姻恋爱等联系在一起的,它包含着特定的社会内容和丰富的民族感情,形成了彝族的特殊标志,记载了彝族人民在历史长河中的演变和发展。
大姚彝族总体上可分俚濮和罗罗濮两大类,俚濮男子,上衣喜用青色,上镶花边,窄袖,对襟,布扣,穿黑色筒裤,用大波郎布包头,穿麻草鞋。俚濮女子上衣喜用白色,满襟,短宽袖,衣领上围镶数道花边,穿青布裤,不镶花边,亦系围腰,围腰上镶素雅花边,系红、白、黑三色腰带,背布包,布包上绣各自喜欢的图案,形式美观,坚实耐用,穿麻草鞋,披毛朝外的羊皮褂,用以银器为主的项链、手镯、戒指、耳环、银铃、银牌、银佛像作装饰。罗罗濮妇女,用长条黑布折叠整齐缠头,缠头布上挂银饰,只在一只耳朵上挂翠玉耳环,白衣、红褂或白衣、黑褂,脚穿绣花鞋,身穿毛朝内的羊皮褂。幼孩头戴虎头帽或兔形帽,帽上以贝壳、甲虫、蟹爪作装饰,脚穿虎头鞋。
大姚彝族服饰丰富绚丽多彩,艳丽多姿,别致新颖。每到三台彝族服饰比赛和各种民族传统节日,绚丽多姿的大姚彝族服饰总是令人目不暇接。纵观彝族服饰之今昔,以繁茂细密为主,丰茂的图案与饱满的构图浑然一体,配以主题图案内套小图案的装饰艺术,采用以点绣面的手法,勾连反复,有条不紊,雍容华丽,丰富耐看而有气势,使我们了解到彝族人民在其文化发展中保留着许多彝族固有文化传统的元素。同时也反映了不同民族文化互相影响、互相渗透的情景,显示出彝族人民千百年来在美学、宗教、哲学及习俗等方面所形成的传统。
-
以茶为媒,书写两岸温情篇章——电影《昔归轶事》在昆明首映2025/04/29
-
第十三届云台茶文化交流主题周. 一叶同根生. 两岸共沸腾2025/04/28
-
旅居澄江丨在山水烟火间 把向往过成日常2025/04/28
-
在欢声笑语中沉浸式体验非遗魅力——五华区2025年文化工作者漆扇制作体验活动圆满举办2025/04/27
-
在欢声笑语中沉浸式体验非遗魅力——五华区2025年文化工作者漆扇制作体验活动圆满举办2025/04/27
-
“非遗器物与影像展”系列活动在云南财经大学启幕2025/04/27
-
共鉴非遗魅力!2025 年三迤酒业第三届阿子营玫瑰老卤酒文化节圆满收官2025/04/27
-
“阿诗玛杯”首届云南石文化博览会暨第三届石林彩玉文化旅游节盛大启幕2025/04/25
-
【云新发布】旅居临沧:有一种幸福在沧源2025/04/24
-
2025“阿诗玛杯”首届云南石文化博览会暨第三届石林彩玉文化旅游节隆重开幕2025/04/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