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旅游网由《环球游报》主办

首页 环球游报法治保山正文

村里来了个杨老师

发表于:2018-06-15 01:11:29|来源:环球游报

距西邑乡政府驻地17公里,有一个居住着442户人家的小村庄——真峰村,这里居住着汉、苗、傣等多民族群众。下午7点,里巴山小组党员活动室内书声朗朗,不时传来孩子们的阵阵笑声。村委会的干部说:“杨老师正在给大家讲《蜗牛和玫瑰树》的故事,老师说可爱的小蜗牛来了,正在和大家一起念书,你们猜猜他是谁?”说完,大家就咯咯咯,笑了起来……

“第一次见杨老师,就觉得特别亲,孩子们特别喜欢。”“他不怎么爱笑,但对待乡亲们却尤其热心……”提起杨老师,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句句都是称赞的话。

 

答疑释惑村民视他为亲人

这个杨老师可不是一名严格意义上的学校教师,他只是一名有着中专文化的驻村干部,名叫杨文明,曾在河图镇政府、区农业局工作过,29年来,日日夜夜始终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丝毫没有一丝懈怠。今年3月,被选派至西邑乡真峰村,任驻村工作队长。

采访中,杨文明把他这三个月来走访的贫困户情况如数家珍般地向我们说了一遍。期间,杨文明停顿了好多次,记者心想这可能是因为贫困户的家庭情况对他的心灵上有所触动吧。

“小木桥组张从强家有5口人,母亲双目失明、妻子得了癫痫常年服药、18岁的大儿子有智障、小女儿正在上小学五年级。家里经济收入只能依靠他一个人种4亩玉米,喂养赊来的2头牛,偶尔做点临工,入不敷出。”杨文明说到这里没有再往下说,在场的所有人都沉默了。

村支书从口袋里拿出一包烟,递给了杨文明一支,这才让气氛稍稍缓和了下来。村里的大学生村官杨义德接过话来:“得知他家里特别贫困,杨老师就从自己家里把自己的和家人的衣服拿来给张从强一家,他还积极发动身边的朋友捐献衣服,现在总的加起来有30多件。”“前几天,杨老师还把自家的音响、功放等设备运到了村里,说是家里不用,村里正好需要,一举两得。”就这样,3个月时间不到,村里人都视他为亲人,有什么心里话都愿意和他讲,村里遇到了什么困难也都想找他商量”。

农忙的时候,村民们都下地栽种烤烟、种植玉米,杨文明除了忙好村里的事务外,只要一有空,他就和村里的支书、主任一起到各家各户查看情况。他说:“我对农事不怎么熟悉,要经常和乡亲们聊在一起,才能融入这个‘家庭’,也才能知道他们的困难,竭尽所能去帮助大家做点事情,否则,天天这样坐着,就不像一名党员、一名工作队长应该有的样子了。”

走到哪里就问到哪里,记录也就跟到哪里,翻看杨文明的民情日记,厚厚一叠,各种大事小事,字字句句、密密麻麻、整整齐齐地记录在每一页纸上。他还向群众宣传农机安全知识,就拖拉机检审和驾驶员培训两方面的知识为大家答疑释惑。“这个可是我的长项”。 杨文明乐呵呵地说。里巴山的小组长一边笑一边说:“平时说群众是老师,这次你也成大家的老师啦......”

这是村里人第一次叫他杨老师,杨文明笑得合不拢嘴。

 

“文明课堂”温暖留守儿童

驻村工作中,杨文明发现每天学校放学后,孩子们都会三五成群在村里“瞎跑”,打闹着玩耍,有些爱玩的干脆作业也拉下,不到天黑就不回家。村里人又大多是老人和妇女,文化水平有限,家长们疏于管教,渐渐地,孩子们也就没有了学习的兴趣。

杨文明想,村里不是有活动室吗,还有2000多册书籍,如果把孩子们聚集在一起,就可以帮助乡亲们照顾这些留守儿童了,最主要的是能够提高孩子们的学习能力,拓宽他们的视野。

回到村委会,杨文明就和村干部、工作队员们商量了起来,:该怎么管理,如何提高大家参与的积极性,怎样确保孩子们来返途中的安全问题,学习时间定在哪天几点、如何摆放桌椅板凳……就这样有条不絮地准备了一个多星期,6月3日,真峰村第一堂课在里巴山小组文化活动广场正式开讲了,大家称之为“文明课堂”,乡亲们说这是杨文明提议的,就用“文明”二字命名。

为解决孩子们参与性不高的问题,杨文明想了个办法,自掏腰包给孩子们买糖吃,只要来的就发糖。5天时间,从最初开班时候的2人发展到现在的10多人(约占该小组全部适龄儿童的1/2),从一年级到三年级不等,有些还是从其他小组专门赶过来的。

短短几天取得这样的成果,大家都很开心。对此,村里一名工作队员说到:“我们还计划自费给孩子们买笔记本、笔和书籍”。这是因为杨老师和村干部以及工作队员们担心这些孩子坚持不了,慢慢地仍旧会回到以往不热爱学习的状态,因而打算在村里开展评选“小明星”活动,给学习认真、不迟到、不早退、表现好的小朋友颁发“小明星”证书,并发放学习用品以此鼓励,全面提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如果参加学习的孩子们慢慢多起来的话,村里还打算在剩下的两个小组也开办“文明课堂”,每名工作队员负责一个小组,下午7点准时开课,让孩子们学习1至2小时,并发动村里的老师、工作队员、大学生村官寒暑假前来支教,让孩子们在学习中快乐成长。

“叮铃铃......”杨文明的电话声打断了我们的谈话,电话那头,杨文明的母亲叮嘱他,要和群众打好关系……电话才刚挂断又响了,电话那头,妻子问道:“杨老师,你什么时候可以回家……”

杨文明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认真踏实、积极主动的人,愿意尽自己最大努力帮助乡亲们解决困难的人,一个舍“小家”为“大家”的人,一个孩子们、乡亲们、家人朋友们心里的、平凡了不能再平凡的人——村里的也是大家的杨老师。通讯员 刘晓静(文章来源环球游报2018年6月15日第1144期A4版)

相关文章阅读:
      ● 村里来了个杨老师 ( 2018-06-15 )

上一篇:水寨乡组织党员日活动

下一篇:工行保山分行专题学习十九大

录入/责任编辑:董成丽Update Time:2018-06-15 01:17:28
民商网-云南省民族商会官方网站 业业安-云南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数据治理与事故预防智慧化服务-云南业业安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云南民族旅游网-《环球游报》 大理崇圣寺三塔景区官方网站 | 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大理旅游网-大理旅游集团官网 昆明旭坤会计师事务所 云南蝴蝶泉国家4A级旅游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