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旅游网由《环球游报》主办

首页 保山正文

龙陵平达:小田坝村的“老廖” ——记一名扎根农村45载的“老”村干部

发表于:2020-06-10 00:57:56|来源:转载于网络

云南民族旅游网讯(通讯员鲁大年)龙陵县平达乡位于龙陵县城东南部,距县城98公里,拥有国土面积345.11平方公里,全乡辖10个村(社区)121个村民小组,2019年底,全乡共有8426户,29340人。地处平达乡北边距乡政府所在地7公里的小田坝村,国土面积20.35平方千米,辖7个村民小组,有564户2197人,气候以亚热带类型为主,主要适宜种植水稻、玉米、甘蔗、烤烟、石斛、姬松茸、香料烟等作物。

在这气候温润、风景迷人的的小田坝村有一位名叫廖云昌的65岁老人,他身材比较高大、头发花白而精神矍铄,和村寨里的其他老人看似并无两样,其实他有一个特殊的身份,就是他是小田坝村的党总支副书记,由于年长,加上他说话做事既有主见、也不偏袒、还为人很和善,所以只要是与他共过事的年轻人、村里寨邻寨舍的村民、乡里左右邻村的熟人小伴,都习惯的称呼他为“老廖”。说起平达乡小田坝村的“老廖”,笔者认为他最特殊的地方还是要数他是一位已在最基层的农村岗位默默坚守了45载的村干部,下面就由笔者带你一起走进这位“老”村干部曾经那45载走过的青春脚步。

精耕细作村务党务,干事务实有思路。

在闲聊中,“老廖”告诉笔者,自己1956年出生,家就住在小田坝村的坝头村民小组,从1975年开始进小田坝大队到1984年期间一直任大队文书,1984年到1992年任小田坝村村长,1992年到1998年任小田坝村的支部书记,1998年到2004年任平达乡河尾村的支部书记,2004年到2012年任小田坝村的支部书记,2012年到2013年任小田坝村的党总支书记,2013年到2016年任小田坝村的监委会主任,再到2016年至今一直担任小田坝村的党总支副书记,从19岁进大队到现如今已在村级工作了45个年头。

“老廖”在村工作了45年来,在记忆里他还清楚地记得自己工作期间所经历的一些事情,如从1986年到1987年,组织全村老百姓义务投工投劳,用了一整年的时间才挖通了全村通往乡里7公里的主路,并协调畅通了全村7个村民小组的村组道路;从1987年到1994年抓烤烟产业,实现从0亩发展到了1200余亩;在1994年以来又积极组织动员农户种植甘蔗,从400亩增加到了2300多亩;1994年还组织建盖了小田坝村的老办公楼并向上争取到了6万元资金;1996年又组织全村老百姓凑木料、投工投劳和向上争取到了7万余元资金,修建了小田坝村的原老教学楼;还逐步把小田坝全村原有茶叶种植1000余亩扩种到了现如今的3600多亩等等。

廖云昌是一位中国共产党员,1987年3月入党,从他进村入党从事党务工作起,他就做到亲自抓、经常抓和长期抓党建工作,他熟悉掌握党建工作业务,规范收集管理党建痕迹资料,小田坝村从1998年到2019年的党建工作档案,没有哪1年遗失、缺漏、破损,收集整理归档的规范、整齐、划一。从“小田坝村党总支会议记录”,还是“小田坝村党总支2012—2013年度民主评议党员会议议程、会议小结、会议签到卡”,又到“2014年6月26日的小田坝村核桃田党支部会议记录、会议签到卡”等等,廖云昌都一笔一划、清清秀秀、规规整整的写下了记录,这些档案资料就像是陪伴着廖云昌走过这45年的一把刻刀,也把曾经的“小廖”雕刻成了现在的“老廖”。

小田坝村党总支书记杨加楼告诉笔者,“自己从2008年5月进村就开始与‘老廖’搭班子做工作,看他做事既认真务实又很有壳子,总是不慌不忙,做起事是一台一台的,讲起话来也是一套一套的,这么多年与他共同相处下来,我从他身上也学到了好些东西,村上有“老廖”这一宝,大家心里都踏实。”

坚守45载风霜雨露,为民办事不觉苦。

在小田坝村当地老百姓中有这样一句朴实无华的话语,就是“有事找‘老廖’”。在周围人的眼里,“老廖”他就像是平达当地人特别喜欢的一种强身健体的玩具—陀螺,它只要找准了自己的支点,就会不知疲倦不停地旋转,带给别人欢声笑语和幸福快乐。现在的“老廖”从年仅19岁进大队,他就以大队为家,就以村民为支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开始了自己的“陀螺”生涯。“老廖”从今天调解隔壁杨家和邻里张家的矛盾纠纷,明天到入户调和李家媳妇和婆婆的婆媳关系,后天去让王家儿子赡养自己年迈的王老倌,又调解王家的牛到杨家的地里吃了玉米,再到田间地头劝阻灌溉饮水争执和调解山林田地界线纠纷等等。从2013年开展脱贫攻坚以来,“老廖”又到每一个小组入户走访建档立卡户,采集数据精准核实收入、倾听困苦理清帮扶思路、开展“自强、诚信、感恩”教育和宣讲脱贫帮扶政策以及粘贴相关表卡册等等,再到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65岁的“老廖”还主动坚持到平达乡桂花树健康检测卡点与年轻人蹲点值班,守护乡亲的生命健康安全。

如今在小田坝村,不管是晴天下雨还是白昼更替,你依然能看到“老廖”在走村入户,说感党恩道脱贫策、评张家长论李家短、进王家门过东边桥、出西山口淌溪沟水......。这45年的岁月里,在小田坝村7个村组的村头路脑,在564户农户家中和村里的田间地头,廖云昌从一个19岁青春年少的“小廖”变成了现在65岁两鬓斑白的“老廖”,他看到了小田坝村一花一草一木的芬芳绽放、欣欣向荣和春华秋实,全村的花草树木也见证了一个风华正茂的少年郎变成了一个两鬓白发的老叟,一向乐观开朗的“老廖”也是自我打趣的向笔者说道,“时间过得真快,自己也不知不觉的从‘小廖’变成了‘老廖’,虽然自己没能做成什么大事,但是在这把年纪了还能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发挥余热,又看看脱贫攻坚以来今天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自己也还是觉得很欣慰”。

平达乡党委副书记(挂职)、驻村工作总队长、小田坝村第一书记汪泽兴告诉笔者,“从自己到小田坝村驻村以来,不管是开展脱贫攻坚工作,还是搞疫情防控工作,‘老廖’这么大年纪了还一直都是不怕苦、不怕累,干工作始终是行在先、冲在前,他就像是一头默默耕耘的老黄牛,从来没有说苦喊累,着实让我既是感动、也很受触动。”

热心培养年轻干部,尽心尽情去呵护。

“老廖”兢兢业业,做事求真务实讲原则,但对待身边的年轻人却和蔼友善不刻板,不倚老卖老,45年以来,“老廖”从做群众工作、抓党建工作、发展产业、搞疫情防控、开展脱贫攻坚,他都总结出了自己独到的一些经验做法,对于这些经验做法他也是毫不吝啬的分享给年轻人,让年轻人快速成长。“老廖”表示很希望借鉴以往自己的一些工作经验和方式方法,来帮助现在的年轻人为人处事和做农村工作,让他们都尽量的少走一些弯路,能够尽快的在农村基层站稳脚跟,并带领当地群众发展来实现脱贫致富。现任小田坝村监委会主任的李生敬告诉笔者,“自己2010年5月刚开始进村任农技员,由于平时缺乏锻炼,到农户家中做工作、到小组上开户主会时拘束而不敢讲话,后来经常跟‘老廖’去走村串寨开会做工作,并在他的不断鼓励、指导和经验分享下,现在自己也锻炼出来了。”

“老廖”始终紧抓村级党建工作,认真做好党建工作痕迹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以前党建工作材料他都是一笔一划、认认真真的书写完成,但是现在村级各项工作都要求无纸化办公,“老廖”操作不了电脑设备,而年轻人却不太熟悉党建业务,“老廖”就经常陪着年轻人坐在电脑旁梳理党建痕迹材料,并把党建业务知识向年轻人做一一解答传授。从2019年10月起担任小田坝村党建助理员的王买玲这样说道:“自己进村时间不长,对党建工作也不太熟悉,但是有‘老廖’的悉心指导,自己开展村级党建工作的能力水平得到不断提高,做起工作也就事半功倍了。”

男儿心存家庭苦楚,相濡以沫同甘苦。

从刚进大队到后面一直在村任职,一晃5年、10年、20年、30年、40年就过去了,再到现在,和廖云昌共过事的人也是换了一茬又一茬,走了一批又一批,但是“老廖”一干就是45年,这么时间干下来,着实不容易。笔者问起“老廖”是什么能够让他坚持这么长时间,难道你就没有过什么想法吗?“老廖”告诉笔者,“说心里话,其实自己在好多年前也曾犹豫过,自己作为家里的顶梁柱,家里一家人妻儿老小的吃喝都需要负责,在村上的工资收入本身又不高,从自己19岁进村以后,原来和自己进村的人也是走的走、换的换,又看着身边和自己差不多的朋友小伴们都外出打工挣到了钱,他们也都邀约我,家里人也劝说过,当时我也就说再等等看,加上老百姓经常来找办事,后来我就觉得既然老百姓需要我、又信任我,我还是干上几年,等哪年大家不需要我干了再克挣钱也不迟。”说到这“老廖”乐呵呵的笑了,就这样,“老廖”从等等看一干就是45年,后来家里人也支持自己,“老廖”表示能被老百姓和党组织如此信任和一直“惦记”自己感到很幸福,但就是总觉得对家里还是有一些亏欠,不过到现在自己也从来没有后悔过,因为我是一名共产党员。

闲聊中,“老廖”的妻子杨云美告诉笔者,“以前的时候叫“老廖”和朋友小伴外出挣钱养家他说再等等,再到后来看他每天都是早出晚归的看着他也着实不容易,慢慢地我们家里所有人也就都随他了,只要他喜欢就行,家里的农活其实我都能干,作为我们农村人苦点累点也没什么的。”

在笔者看来,“老廖”夫妇的几句话语,看似朴实无华,但听起来却扣人心扉,细细品味震撼而唯美,这是一种牺牲小爱但却是成全大爱的舍得,也是用无悔的青春去丈量生命的厚度的一种洒脱豁达的方式,更是用无私的付出去对事业和家庭忠贞的一种诠释。

这就是平达乡小田坝村的“老廖”,一个始终扎根乡村45年的村干部,他45年为民的初心始终不减,他就像是老黄牛一样埋头苦干,又像是一个陀螺永不疲倦的旋转,他用45年的青春汗水丈量着时过境迁,他用45年的青春守护刻画出人生的别样弧度,他用45年的无私奉献诠释出一个基层干部的责任担当,他用45年永不褪色的初心践行着一个共产党人为民情怀的使命。

“老廖”一直坚守在农村基层45年,试问人的一生能有多少个10年?又能够承受多少个45年?这是一个时间概念的话题,也是一个人生价值的论题,其实只要我们沉下气、静下心来,学会去观察身边事、懂得学习身边人,去对照身边的那些感人事迹,我们的心灵定会受点拨、灵魂终会被叩问,并在感慨与感动之余,期许着努力找寻和唤回最初的自己,就像“老廖”一样,做到始终勿忘初心,为践行使命虽平凡但壮丽的前行。

来源 龙陵县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 尹绍平 吴敏昆

上一篇:保山昌宁:沧江边上红桃甜 增收致富好产业

下一篇:昌宁:绿化到彩化建设美丽的街

录入/责任编辑:吴敏昆Update Time:2020-06-10 01:06:15
民商网-云南省民族商会官方网站 业业安-云南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数据治理与事故预防智慧化服务-云南业业安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云南民族旅游网-《环球游报》 大理崇圣寺三塔景区官方网站 | 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大理旅游网-大理旅游集团官网 昆明旭坤会计师事务所 云南蝴蝶泉国家4A级旅游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