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家炉房:斑铜文化溢光彩
2025-05-01云南民族旅游网
通讯员 聂学玉 吴丽娟
铜雕文化是人类从原始步入文明的重要里程碑,古时,由于生产力的低下,人类不可能得到纯铜,只是铜、锡、铅等化学元素的合金,古代人们把铜称为金,古籍上说的“金”,往往都是指铜。在百年璀璨的斑铜文化中,“云南斑铜”以精美的造型、精湛的技艺、优美的神韵,厚重古朴、典雅富丽、熠熠生辉的艺术效果,在国际上多次获奖。其中,孔雀瓶、大犀牛等多件云南斑铜工艺品还被国家有关部门定为永久珍品收藏。
在昭通市巧家县炉房乡噜布村有一高氏家族就传承了精湛的斑铜工艺技术(噜布村所在地遍布玄武岩、系地质年代火山喷发形式,古老的玄武岩里伴生着储量较为丰富的自然铜)。高氏家族祖籍南京,1381年随军征伐云南来滇,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据高氏家族的家谱记载,从南京到云南后,先居曲靖马龙,后迁居山花树,其后迁至铜厂沟,再迁至炉房,最后定居噜布,高氏家族在迁途中一路分支,人口遍布各处,噜布这一支系现有人口150余人。现在高氏斑铜技艺的第14代传人为现年58岁的高顺友、51岁的高顺华、50岁的高顺堂三兄弟,其高祖高国彪、曾祖高正华、祖父高天福、父亲高兴才都是远近闻名的斑铜艺人。
“一两黄金一两铜”,巧家县炉房乡噜布村斑铜工艺主要以打制壶、锅、盆、碗、筷、烛台等生活实用器具为主,传承了“堂琅铜洗”的一些工艺技法,铜具造型不加过多的装饰,外形饱满,浑厚古朴,体现了汉代器物造型简约、质朴的审美特征。铜具反复敲打成型,整体显露铜质洁红本色,表面的起起伏伏的斑纹通过光线的折射,呈现出晶美的夺目光斑,给人以历史厚重的感觉和富贵的视觉享受。
近年来,噜布村高氏斑铜在炉房乡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斑铜技艺和工艺不断完善,知名度也不断提高,2015年已列入昭通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噜布村斑铜工艺将会在时代的潮流中愈发彰显出它尊贵的价值。(文章来源环球游报2018年10月12日第1160期A2版)
-
以茶为媒,书写两岸温情篇章——电影《昔归轶事》在昆明首映2025/04/29
-
第十三届云台茶文化交流主题周. 一叶同根生. 两岸共沸腾2025/04/28
-
旅居澄江丨在山水烟火间 把向往过成日常2025/04/28
-
在欢声笑语中沉浸式体验非遗魅力——五华区2025年文化工作者漆扇制作体验活动圆满举办2025/04/27
-
在欢声笑语中沉浸式体验非遗魅力——五华区2025年文化工作者漆扇制作体验活动圆满举办2025/04/27
-
“非遗器物与影像展”系列活动在云南财经大学启幕2025/04/27
-
共鉴非遗魅力!2025 年三迤酒业第三届阿子营玫瑰老卤酒文化节圆满收官2025/04/27
-
“阿诗玛杯”首届云南石文化博览会暨第三届石林彩玉文化旅游节盛大启幕2025/04/25
-
【云新发布】旅居临沧:有一种幸福在沧源2025/04/24
-
2025“阿诗玛杯”首届云南石文化博览会暨第三届石林彩玉文化旅游节隆重开幕2025/04/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