媲美老舍经典 保山“老茶馆”香溢满楼
2025-08-07云南民族旅游网
媲美老舍经典
保山“老茶馆”香溢满楼
王帮旭/文 刘云/图
有着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板桥镇位于保山坝区北部,曾是南方丝绸古道上的重要驿站,梅花古渡是进入永昌的最后一个古渡,作为滇西的交通要塞,被誉为“保山市的北大门”。 板桥古镇虽历经数百年的风雨,现今却仍完整地保存着古朴的历史风貌和特有的风韵。
百年的沧桑,百年的记忆,走进老茶馆,品读经典。
在古老的青龙街,有着一排排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其外向型铺面和内聚型住家的前店后宅式的传统民居风格特别引人注目,而古道石板路上留下的一串串马蹄的印迹,默默见证着历史的变迁。青龙街一家已有近200年历史的老茶馆,至今还在营业,古韵十足。茶余饭后,附近的村民就会陆续来到这里品品浓茶、拉拉家常。只要花上两元钱,就能坐在一起,背靠木板,在长凳上伸开双脚,和老街坊们有一句没一句地聊天。这一坐,往往就是两三个小时。若是来了兴致,还会拿着二胡、提琴,在老茶馆里拉上几曲。
自当地人万文凤的祖母李万氏于清朝道光年间开了这间茶馆后,板桥村的人们至今还延续着在老茶馆相聚的传统。低廉的价格只是一个因素,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穿梭于镇上的马帮。
老者坐在茶馆外,悠闲的晒着冬日的暖阳,神情坦然,无视街上来往的行人,也许这才是真实的生活。
茶客走了,留下了待洗的茶具,在恰好的光线照射下,土陶罐显得有特别意境。灶台上一把颇有年代感的水瓢,从它表面的斑驳痕迹就不难看出它是百年老茶馆世代不舍之物。通红的灶火、滚开的水,老板娘正在忙着为来客们备下沏茶的热水。
每天,老茶馆已经成了这群老人们必来之处,聊天、喝茶,抽烟、养神。无拘且无束,平淡但真实。
没有茶文化,不能叫茶馆。中国茶馆文化就是在人们漫长的饮茶文化中逐渐的发展而来乃至成为中国的国粹之一。在中国,茶这种家常饮料已经深入到中国人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也随着中国人漂洋过海散播到世界各个有华人的地方。
中国的茶馆由来已久,据记载,两晋时已有了茶馆。自古以来,品茗场所有多种称谓,茶馆的称呼多见于长江流域。两广多称为茶楼,京津多称为茶亭,此外,还有茶肆、茶坊、茶寮、茶社、茶室、茶屋等称谓。
一片茶叶,没有文化的承载,没有耕耘的故事,就只是一片普通的叶子而已。然而,茶被赋予了文化,在历史的寒来暑往中,浓浓的茶香,却悠然地在茶馆里的飘荡了上千年。
-
天养食材•滇味飘香 第三届云南国际餐饮美食暨预制菜产业 博览会明天开幕2025/08/07
-
“共享RCEP新机遇,推动云台融合新发展”——第13届云台会在昆明开幕2025/08/06
-
非遗康旅生活丨8月9日,省级非遗大师邀您六郎城玩转非遗新生活2025/08/06
-
华夏水务为密云灾区献爱心2025/08/05
-
淮阴工学院“来自远山深处的力量”第十二季云南支教团:以工科匠心书写教育振兴新篇章2025/08/05
-
“筝行如歌·翰墨怡情”云台古筝文化交流活动在昆举行2025/08/03
-
第13届云台会将于8月6日在昆明启幕2025/07/31
-
第13届云台会将于8月6日在昆开幕 850名嘉宾共话融合发展2025/07/31
-
G25数字经济-物联网暨佳联易生活订购平台发展峰会成功举办2025/07/30
-
“将来我要像您一样,去帮助更多的人”2025/07/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