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危物种秃鹳现身德宏
2025-08-02云南民族旅游网
欲展翅翱翔(杨腾荣摄影)
近日,经过德宏州瑞丽市林业局野保办12天的精心救护,一只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易危物种,属于我国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野生秃鹳在瑞丽市姐勒水库被放归自然。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伍和启博士、瑞丽市林业局野保办主任胡永然、云南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瑞丽分局工作人员林丽鸿、林检局工作人员岳科等现场见证了放生。据伍和启博士介绍,这是继1954年在重庆采集到一个标本以来,全中国第一次采集到野生秃鹳活体。
据了解,近日,瑞丽灌区管理所工作人员在姐勒水库附近橡胶林地捡到一只秃鹳。工作人员发现其身体十分虚弱,奄奄一息,难以站立,随即将其交给了云南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瑞丽分局。瑞丽分局随后将其交给瑞丽市林业局野保办工作人员救护。野保办工作人员将其带回林业局,并请兽医给秃鹳做了精细的身体检查,确定治疗方案后实施救治。在市林业局野保办工作人员12天的精心照料后,秃鹳恢复很好,活动自然,达到放生条件。6月8日,伍和启博士给秃鹳做了形态指标测定、组织采集以及卫星追踪器佩戴。之后,工作人员在瑞丽市寻找适合该秃鹳生存的栖息地——姐勒水库,并将其放归自然。放飞后的秃鹳似乎有点留恋照顾了它10余天的工作人员,休整徘徊了一会儿,拍打着它的大羽翼,踱步走进了大自然。
伍和启博士等现场放生专家认为,本次在德宏州瑞丽市发现秃鹳,进一步说明了德宏州的区位优势特殊,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生物多样性。
●新闻链接●
秃鹳(学名:Leptoptilos javanicus)是一种大而笨重的涉禽,体长110-135厘米,体重约10千克,站立时颈直起来,身高可达1.2米。嘴粗而长,脚亦甚长,上体黑灰色,具蓝黑色金属光泽。下体白色,头和颈具稀疏而短的毛发状羽,近似裸露,红黄色。飞行时不像其他鹳那样颈向前伸直,而是头缩至肩上,主要通过两翅缓慢扇动、鼓翼飞行。其以鱼、蛙、爬行类等动物性食物为食。
秃鹳属于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第7号令发布实施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的鸟类,同时也是《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二的物种。记者 杨腾荣 ( 文章来源环球游报2017年6月23日第1097期A1版)
-
第13届云台会将于8月6日在昆明启幕2025/07/31
-
第13届云台会将于8月6日在昆开幕 850名嘉宾共话融合发展2025/07/31
-
G25数字经济-物联网暨佳联易生活订购平台发展峰会成功举办2025/07/30
-
“将来我要像您一样,去帮助更多的人”2025/07/29
-
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2025/07/29
-
29年山海情咖啡香里见真心 上海户籍市民免费领取比顿挂耳咖啡火热进行中2025/07/29
-
三迤书院落成虹山,春城再添文化新地标2025/07/28
-
文化赋能企业 传承红色基因 云南省多单位联合开展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活动2025/07/26
-
佳联美国总部在纽约正式成立,开启数字经济-物联网新篇章 佳联美国总部 佳联易生活2025/07/25
-
云南省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战历史研究会走访昆明市福建安溪商会并举行座谈交流2025/07/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