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武纪抚仙湖虫类再现原始节肢动物形态
2025-08-03云南民族旅游网
新华社昆明8月9日电(记者 岳冉冉)抚仙湖虫类是生存在寒武纪早期的原始节肢动物,包括抚仙湖虫、澄江虾等若干属种。云南大学与英国剑桥大学学者共同完成的抚仙湖虫类综述成果于近日发表在了美国《细胞》出版集团子刊《当代生物学》上。
论文通讯作者、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教授张喜光介绍,抚仙湖虫类具有特定形体构建,是生存在5亿多年前寒武纪的海洋原始节肢动物。它们被普遍认为是现生昆虫类、蛛形类、多足类和甲壳类远祖的近亲。
抚仙湖虫类成虫体长可达10余厘米,有15-31个体节,外骨骼分头、胸、腹三部分,腿肢数目众多,不与背甲分节一一对应。消化道内充满泥沙,表明它们是食泥动物。
此前,研究人员曾在昆明小石坝动物群发现了许多保存精美的化石标本。据此,研究者系统研究了抚仙湖虫类的躯体组构、生活模式,肯定了抚仙湖虫类一些内部解剖学构造。
“我们通过高精度荧光扫描摄影技术,首次观察到了抚仙湖虫的腹神经节;我们还根据抚仙湖虫类附肢的证据,发现了它们‘原始’且更为复杂的取食口器。”张喜光说。
<iframe border="0" frameborder="0" framespacing="0" marginheight="0" marginwidth="0" name="search" noresize="noresize" scrolling="no" src="http://www.xinhuanet.com/adhtml/ad_hzh.htm" style="padding: 0px; margin: 0px 10px 0px 0px; border-width: 0px; border-style: initi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 width: 1px; height: 1px; float: left;" vspale="0"></iframe>
研究者表示,抚仙湖虫类处于节肢动物系统发生的基础位置,可如实再现原始类群的基本特征。而对抚仙湖虫类的系列研究也为重塑寒武纪原始节肢动物的躯体构建、起源、早期辐射分异与系统演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关键证据。(完)
-
第13届云台会将于8月6日在昆明启幕2025/07/31
-
第13届云台会将于8月6日在昆开幕 850名嘉宾共话融合发展2025/07/31
-
G25数字经济-物联网暨佳联易生活订购平台发展峰会成功举办2025/07/30
-
“将来我要像您一样,去帮助更多的人”2025/07/29
-
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2025/07/29
-
29年山海情咖啡香里见真心 上海户籍市民免费领取比顿挂耳咖啡火热进行中2025/07/29
-
三迤书院落成虹山,春城再添文化新地标2025/07/28
-
文化赋能企业 传承红色基因 云南省多单位联合开展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活动2025/07/26
-
佳联美国总部在纽约正式成立,开启数字经济-物联网新篇章 佳联美国总部 佳联易生活2025/07/25
-
云南省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战历史研究会走访昆明市福建安溪商会并举行座谈交流2025/07/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