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又一种土著鱼“回归” 10万尾云南光唇鱼游进母亲湖
2025-08-06云南民族旅游网
记者 孙琴霞 文 翟剑 摄
云南网讯 “噗通,噗通”,一条条“身份特殊”的小鱼苗顺着放鱼板滑入了滇池。昨日下午,2017年中央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放流活动在昆明市晋宁区古滇艺海码头举行。除了滇池金线鲃外,今年的滇池土著鱼放流增殖活动首次放流了另一种滇池土著鱼——云南光唇鱼。
池塘养殖条件下,云南光唇鱼的最大个体可以超过1千克。“不过从今天放进去的小鱼苗长到1千克,可能需要6~7年的时间。”省水产技术推广站高级农艺师华泽祥说。
云南光唇鱼是滇池常见的土著鱼种。近年来,由于江河污染、栖息环境改变等原因,上世纪60年代后逐渐减少。到了80年代,几乎已经在滇池绝迹。从2010年开始,云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就开始在滇池周边收集云南光唇鱼的天然种群。“第一次收到了4条鱼,两公两母。”华泽祥说,第一次用这4条鱼尝试人工繁殖时,只成功了一组。随着收集的天然种群数量增加到几十组,2013年云南光唇鱼的人工繁殖技术已经逐渐成熟,直到2016年已经能实现规模化繁殖。
华泽祥介绍,这次投放的10万尾云南光唇鱼中,有10%的鱼苗已经被打上了荧光标记,未来将有科研机构对云南光唇鱼的生长及对滇池水质的净化作用进行科研跟踪。
云南光唇鱼
体背部呈灰色,上侧较下侧深,腹部乳白色带黄色。背鳍呈青灰色,其他各鳍灰黄色,尾鳍稍带淡红色,幼鱼沿侧线有6~10个小黑斑,尤以身体后段明显。云南光唇鱼作为一种杂食偏植性鱼类,主要以丝状藻(青苔、水绵等)、有机碎屑为食。
声音
云南光唇鱼回归滇池,不仅在于吃了多少丝状藻,更大的意义在于土著鱼种的“归位”,能够促进生物之间的相互制约,达到滇池生态的平衡和稳定。——昆明市滇池管理局渔业行政执法处副处长王勇
-
华夏水务为密云灾区献爱心2025/08/05
-
淮阴工学院“来自远山深处的力量”第十二季云南支教团:以工科匠心书写教育振兴新篇章2025/08/05
-
“筝行如歌·翰墨怡情”云台古筝文化交流活动在昆举行2025/08/03
-
第13届云台会将于8月6日在昆明启幕2025/07/31
-
第13届云台会将于8月6日在昆开幕 850名嘉宾共话融合发展2025/07/31
-
G25数字经济-物联网暨佳联易生活订购平台发展峰会成功举办2025/07/30
-
“将来我要像您一样,去帮助更多的人”2025/07/29
-
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2025/07/29
-
29年山海情咖啡香里见真心 上海户籍市民免费领取比顿挂耳咖啡火热进行中2025/07/29
-
三迤书院落成虹山,春城再添文化新地标2025/07/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