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又一种土著鱼“回归” 10万尾云南光唇鱼游进母亲湖
2025-11-06云南民族旅游网

记者 孙琴霞 文 翟剑 摄
云南网讯 “噗通,噗通”,一条条“身份特殊”的小鱼苗顺着放鱼板滑入了滇池。昨日下午,2017年中央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放流活动在昆明市晋宁区古滇艺海码头举行。除了滇池金线鲃外,今年的滇池土著鱼放流增殖活动首次放流了另一种滇池土著鱼——云南光唇鱼。
池塘养殖条件下,云南光唇鱼的最大个体可以超过1千克。“不过从今天放进去的小鱼苗长到1千克,可能需要6~7年的时间。”省水产技术推广站高级农艺师华泽祥说。
云南光唇鱼是滇池常见的土著鱼种。近年来,由于江河污染、栖息环境改变等原因,上世纪60年代后逐渐减少。到了80年代,几乎已经在滇池绝迹。从2010年开始,云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就开始在滇池周边收集云南光唇鱼的天然种群。“第一次收到了4条鱼,两公两母。”华泽祥说,第一次用这4条鱼尝试人工繁殖时,只成功了一组。随着收集的天然种群数量增加到几十组,2013年云南光唇鱼的人工繁殖技术已经逐渐成熟,直到2016年已经能实现规模化繁殖。
华泽祥介绍,这次投放的10万尾云南光唇鱼中,有10%的鱼苗已经被打上了荧光标记,未来将有科研机构对云南光唇鱼的生长及对滇池水质的净化作用进行科研跟踪。
云南光唇鱼
体背部呈灰色,上侧较下侧深,腹部乳白色带黄色。背鳍呈青灰色,其他各鳍灰黄色,尾鳍稍带淡红色,幼鱼沿侧线有6~10个小黑斑,尤以身体后段明显。云南光唇鱼作为一种杂食偏植性鱼类,主要以丝状藻(青苔、水绵等)、有机碎屑为食。
声音
云南光唇鱼回归滇池,不仅在于吃了多少丝状藻,更大的意义在于土著鱼种的“归位”,能够促进生物之间的相互制约,达到滇池生态的平衡和稳定。——昆明市滇池管理局渔业行政执法处副处长王勇
-
以球会友 促进中泰交流 佳联大数据冠名“云龙飞东”(暨泰中)高尔夫联谊赛在泰国举办2025/11/04

-
云南林草“十四五”成绩斐然:生态屏障筑牢 绿色产业勃兴2025/11/03

-
普洱|亚太森林组织自然教育分论坛成功举办2025/11/02

-
汇智普洱: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探索森林可持续管理新路径2025/10/31

-
“花开四季 ‘香’约云南 坐着火车游红河”旅游推介活动在昆明举行2025/10/31
-
【原创文章】贡宝之城腾冲2025/10/30

-
保山比顿咖啡国际化战略迈出坚实一步2025/10/30

-
第二届普洱亚太林业论坛在云南普洱隆重举办2025/10/30

-
“以葫芦智慧筑根铸魂,让扎西‘三转’精神成新时代文化传播标杆2025/10/28

-
临沧临翔: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正酣2025/10/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