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马铃薯达到4.7吨的产量
2025-11-05云南民族旅游网
扶贫先扶智,致富靠产业,中国工程院定点扶贫澜沧示范项目取得初步成果——
冬季马铃薯达到4.7吨的产量
——澜沧的绿水青山将变成“金山银山”
“经中国工程院的院士和专家鉴定,中国工程院定点扶贫澜沧项目冬季马铃薯示范基地种植的马铃薯,产量达到4.7吨,达到了预期产量……”4月8日,在普洱市澜沧县竹塘乡云山村蒿枝坝村民小组的示范田里,当中国工程院的院士宣布这一结果时,现场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

“以前,这里只能油菜或者甘蔗,每亩的收入在几百元到一千元。现在,在工程院院士和专家的带领下,村里种植了100亩冬季马铃薯。现在几个月的时间里,马铃薯已经成熟,现在的收购价是3元每公斤。每亩地的产量都在三四吨的产量,收入达到万元,比以前种植常规作物翻了很多倍。”
澜沧县竹塘乡云山村村委会副主任张文清高兴地指着停在路边的大货运车介绍,现在,从地理刨出来的马铃薯,直接被装车运到省外去了,连销路都不用愁了。
“以前是,我们这里只种植一些农作物,收入很少,根本种植不出冬早蔬菜。现在,在院士和专家的带领下,不仅民族群众学会了蔬菜种植,掌握了致富途径,就连我们这些蔬菜公司,也逐渐走出了困境,公司和农户共同致富。”在蒿枝坝冬早蔬菜产业扶贫示范基地,澜沧马开农牧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开祥介绍。

“在竹塘乡,工程院的院士和专家们建设了李召梁子10个林下三七原生态种植试验示范基地、云山村蒿枝坝100亩马铃薯示范基地、蒿枝坝15亩冬早蔬菜产业扶贫示范基地、蒿枝坝15亩早熟无籽葡萄和蒿枝坝183户畜牧养殖基地。半年的时间里,民族群众已经产生了效益,对产业脱贫致富的信心更强了。” 澜沧县竹塘乡党委书记黄正介绍。
中国工程自2015年结对帮扶澜沧县以来,始终情系边疆、心系澜沧,院领导和多位院士专家先后8次深入澜沧走访调研,积极为澜沧脱贫攻坚工作出谋出力、献计献策,按照“扶贫先扶智,致富靠产业”的思路,全面开展定点帮扶工作,有效助力了澜沧脱贫攻坚工作。(记者 张 密 王帮旭 图片 李楠珺 )
-
以球会友 促进中泰交流 佳联大数据冠名“云龙飞东”(暨泰中)高尔夫联谊赛在泰国举办2025/11/04

-
云南林草“十四五”成绩斐然:生态屏障筑牢 绿色产业勃兴2025/11/03

-
普洱|亚太森林组织自然教育分论坛成功举办2025/11/02

-
汇智普洱: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探索森林可持续管理新路径2025/10/31

-
“花开四季 ‘香’约云南 坐着火车游红河”旅游推介活动在昆明举行2025/10/31
-
【原创文章】贡宝之城腾冲2025/10/30

-
保山比顿咖啡国际化战略迈出坚实一步2025/10/30

-
第二届普洱亚太林业论坛在云南普洱隆重举办2025/10/30

-
“以葫芦智慧筑根铸魂,让扎西‘三转’精神成新时代文化传播标杆2025/10/28

-
临沧临翔: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正酣2025/10/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