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马铃薯达到4.7吨的产量
2025-05-26云南民族旅游网
扶贫先扶智,致富靠产业,中国工程院定点扶贫澜沧示范项目取得初步成果——
冬季马铃薯达到4.7吨的产量
——澜沧的绿水青山将变成“金山银山”
“经中国工程院的院士和专家鉴定,中国工程院定点扶贫澜沧项目冬季马铃薯示范基地种植的马铃薯,产量达到4.7吨,达到了预期产量……”4月8日,在普洱市澜沧县竹塘乡云山村蒿枝坝村民小组的示范田里,当中国工程院的院士宣布这一结果时,现场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
“以前,这里只能油菜或者甘蔗,每亩的收入在几百元到一千元。现在,在工程院院士和专家的带领下,村里种植了100亩冬季马铃薯。现在几个月的时间里,马铃薯已经成熟,现在的收购价是3元每公斤。每亩地的产量都在三四吨的产量,收入达到万元,比以前种植常规作物翻了很多倍。”
澜沧县竹塘乡云山村村委会副主任张文清高兴地指着停在路边的大货运车介绍,现在,从地理刨出来的马铃薯,直接被装车运到省外去了,连销路都不用愁了。
“以前是,我们这里只种植一些农作物,收入很少,根本种植不出冬早蔬菜。现在,在院士和专家的带领下,不仅民族群众学会了蔬菜种植,掌握了致富途径,就连我们这些蔬菜公司,也逐渐走出了困境,公司和农户共同致富。”在蒿枝坝冬早蔬菜产业扶贫示范基地,澜沧马开农牧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开祥介绍。
“在竹塘乡,工程院的院士和专家们建设了李召梁子10个林下三七原生态种植试验示范基地、云山村蒿枝坝100亩马铃薯示范基地、蒿枝坝15亩冬早蔬菜产业扶贫示范基地、蒿枝坝15亩早熟无籽葡萄和蒿枝坝183户畜牧养殖基地。半年的时间里,民族群众已经产生了效益,对产业脱贫致富的信心更强了。” 澜沧县竹塘乡党委书记黄正介绍。
中国工程自2015年结对帮扶澜沧县以来,始终情系边疆、心系澜沧,院领导和多位院士专家先后8次深入澜沧走访调研,积极为澜沧脱贫攻坚工作出谋出力、献计献策,按照“扶贫先扶智,致富靠产业”的思路,全面开展定点帮扶工作,有效助力了澜沧脱贫攻坚工作。(记者 张 密 王帮旭 图片 李楠珺 )
-
水面驰骋.身心释放2025中国百城浆板公开赛(丽江站)开赛2025/05/24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重走滇缅公路 弘扬抗战精神活动启动2025/05/23
-
昆明市晋宁区化乐盐井村小满栽秧忙2025/05/23
-
云南佳联大数据登陆纳斯达克,开启全球数字经济新征程2025/05/22
-
“一家人的建水”宝藏小城旅居品牌深入人心2025/05/22
-
庆祝第六届“5.21国际茶日”暨“茶韵飘香 指尖传艺”系列活动在昆举行2025/05/22
-
千年古城建水. 民间收藏家张明博物馆落成开馆2025/05/22
-
铭记历史 茶香传情——翠湖之畔共谱抗战精神与茶文化交融的华章2025/05/22
-
《三江源冬日摄影》分享会圆满举行2025/05/21
-
欣城防水承办的第二十六届防水技术交流大会暨专委会40周年庆典在昆隆重召开2025/05/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