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老屋行动”走进云南:让乡愁有归处
2025-10-20云南民族旅游网
新华社昆明4月24日电(记者许万虎)“宅子年岁久了,免不了修修补补,但不懂老手艺,不敢轻易下手。”前些年,眼看着老屋经年朽坏却无计可施,74岁的杨崇信心里总不是滋味。
23日,“拯救老屋行动”走进杨崇信的家乡——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符家营村。未来两年,符家营等当地传统古村落中的111处私人产权文物点将得到全面修缮保护。
“修房子的钱自己只出一半,施工的工匠手艺也信得过。”杨崇信在村民的簇拥下,张罗着“童子提梁、焚香祭祖”等修缮老屋前的仪式,眼里满是惊喜。
中国私人产权文物古建数量巨大,日常维护经费短缺。由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资助开展,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全程管理的“拯救老屋行动”,瞄准了这些遗落山野的乡愁记忆载体。
去年,云南省石屏县、建水县经申报评选,成为全国三个“拯救老屋行动”整县推进项目实施县中的两个,分获2000万元修缮资金。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秘书长詹长法在石屏县整县推进项目启动仪式上说,乡民们对世代居住的祖屋感情深厚,希望通过修缮,提升村民生活质量,也让老屋发挥历史文化价值。
石屏县拥有“文献名邦”的美誉,全县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达436项,95%以上属民居建筑;34座保存完整、肌理清晰的传统古村落,分布在大部分乡镇。
石屏县文体广电局副局长李观珍说,项目启动前,村民们积极申报,为解决修缮资金中的自筹部分,有人向亲友拆借,有的向银行贷款,还有人计划以劳代资或者找村集体垫付。
“老屋里留着祖祖辈辈的故事。”杨崇信是村里杨氏家族二十二世孙,平时不善言辞的他,一提起老屋就动情,“修房子是为了守住一个心里的家。”
为了“修旧如旧”,云南省文物专家编制了《老屋维修导则》,修缮全程将进行技术指导;石屏县近百名木工、雕工、彩绘工等传统工匠也聚在一起,准备助“老屋新生”一臂之力。
“村民的乡愁就在这一砖一瓦里,守住了,就有归处。”杨崇信说。
“拯救老屋行动”云南省建水县整县推进项目当日也同步启动。(完)
-
【乡村振兴】施甸万兴乡:香蕉地套种出“新花样” 一亩土地收出“多元效益”2025/10/14
-
【寻甸】沪滇情深暖民心 爱心捐赠助振兴2025/10/14
-
2025丝路云裳•七彩云南民族赛装文化节在楚雄启幕2025/10/14
-
昔日商海驰骋展身手.于今红色传承显情怀2025/10/13
-
【非遗康旅生活】东方的萨克斯,六郎城·仙草秘境邀您吹响千年芦笙2025/10/12
-
云南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绿色能源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在昆举行2025/10/12
-
杨善洲精神穿越时空,历久弥新,照亮新时代党员干部的奋进之路2025/10/10
-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温泉暖+咖啡香”!保山文旅发布会走进腾冲打造旅居新标杆2025/10/03
-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温泉暖+咖啡香”!保山文旅发布会走进腾冲打造旅居新标杆2025/10/03
-
云南盈江:万人共舞庆华诞 石榴花开一家亲2025/1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