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项新技术加速中老铁路建设
2025-07-07云南民族旅游网
“轰隆隆……”幽暗的隧道里,机器轰鸣,一片繁忙景象。截至16日,中老国际通道玉磨铁路新平隧道正洞开挖已掘进3750米,每天有1500多人从15个作业面快速向前掘进。
中老铁路国内段玉磨铁路新平隧道全长14.835公里,共穿越6条断层破碎带,所经之处岩体破碎、涌突频发,属于Ⅰ级高风险隧道。为了解决这只“拦路虎”,中铁隧道局集团玉磨铁路项目部根据围岩实际,在一次次探索和试验中,研发了“三台阶带仰拱同步施工工法”,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提高了掘进速度。中铁隧道局集团的建设者结合复杂地质情况,研发出整体配套移动栈桥、组合式模板台车、钢拱架定位器、注浆快速接头等5项国家专利技术,它们成为了加速中老铁路建设的新“利器”。
加快新工法工装配套,也成了最迫切的任务。项目部根据软岩地质改进工装设备,前后花费了3个月时间,成功研发出第一代整体配套移动栈桥,使得仰拱、仰拱填充、中心水沟、止水带定位可一次关模、优质成型。目前,已有15台整体移动栈桥投入隧道施工。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的线路按其技术要求,总是分成一段一段,而相对独立的若干段放在一起,其过渡的地方就称为“锚段”。为满足后期安装供电设备,在隧道开挖时就必须在锚段处增大断面。由于玉磨铁路的地质极其软弱,锚段不能及时衬砌,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为此项目部组建研发团队集中力量开展技术攻关,用了两个半月时间,成功研发了锚段和正常段一次整体浇筑的组合式模板台车,这台设备使隧道锚段施工由原来的10天缩短至3天,可节约成本数千万元,并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
目前,中老国际通道玉磨铁路各参建单位结合复杂地质,全力开展工艺工法创新和技术攻关,共有29项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随着这些“利器”投入到隧道建设中,中老铁路的建设进程也将不断加快。
记者蒋卓成通讯员张伟明王晓政报道
-
[原创文章]【精彩梁河】荷风漫过的夏天,是藏不住的甜2025/07/06
-
梁河县县委宣传部部长调研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2025/07/06
-
百年党史铭忠魂,泛黄影像印初心2025/07/05
-
曲靖市能源局调研组到定点帮扶村 开展调研帮扶工作2025/07/02
-
百年红色报纸展大理启幕 初心阳光续写时代传奇2025/07/01
-
【原创文章】解锁红楼密码 探寻文学真谛2025/06/30
-
第三届云南省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战历史研究会第一次理事会议顺利召开2025/06/29
-
昆明市西山区人民武装部组织2025年基干民兵集合点验大会2025/06/28
-
云南省八路军新四军抗日历史研究会“智惠云岭 教育先行”思政课走进禄劝红军小学2025/06/27
-
笃行共筑梦 同心致远启征程 ——云南启点教育2025/06/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