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非遗遇见云南(德宏)(3)┃最古老,土陶的那捧窑火-德宏-云南民族旅游网

当非遗遇见云南(德宏)(3)┃最古老,土陶的那捧窑火

2024-05-08云南民族旅游网

 在世界所有文明的早期阶段,几乎都经历过一个陶器时代,中华文明也是如此。早在4000多年前,傣族先民制作的陶器已成为其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具。《明史·百夷传》《百夷纪略》等众多史料中,就有傣族制陶和用陶的记载。明钱古训《百夷传》载:傣族器皿“所用多为陶器”。从德宏龙江流域考古发掘的新石器时代土陶残片来看,德宏一带的古民族很早就掌握了原始土陶的制作技术。

4000年前,莽茫的大山中,傣族先民在不断地迁徙中,逐步从游牧生活过渡到农耕时代。相对有了稳定的居所后,男人们依旧着兽皮、持粗陋的弓弩和木棒,在山林间游弋;除了捕捉野兽,其余时间就是刀耕火种,收获点稻谷,储存起来以备灾荒。

夜晚,狩猎归来的族人们,在篝火旁边的瓦缶里煮着兽肉,还有一些植物的根茎和果实;旁边土陶烧制的容器里,散发着野稻独特的米香……篝火的明灭中,原始的土墙茅棚里,墙边摆放着傣族妇女烧制的土碗、土缸、土盆……岁月的长河中,封存了古代傣族先民男子狩猎农耕、女子居家做陶的烙印。

历史洇染了山河,风云沧桑了岁月。榕树掩映的傣族村落里,避风之处,依然有烟火袅袅不绝;露天堆放的土陶制品,被埋于植物秸秆中慢慢烧制。五天四夜后,烟火灭绝,窑温渐冷。扒开灰烬,露出了烧制好的器皿,依然是砖红色的土碗、土缸、土盆等。

土陶器造型依然粗犷,古朴实用;制作技艺和露天烧造,依然完整地保存了人类新石器时期制陶工艺的原貌……公元2006年,这项傣族土陶制作技艺被列入云南省《傣族传统制陶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项古老的技艺在后世被得以保护和传承。

人间三千事,淡然一笑间

北纬24°25´59",东经98°23´39"——芒市轩岗乡芒棒村芒项村民小组。这里距芒市20公里,整个傣族村落只有157户738人。

路边的土坡上,是傣陶非遗传承展示中心;后面的山坳里,有个熏得乌黑的铁皮棚子,这里就是露天烧造中心,也就是傣族的土陶烧制的“窑口”。

遮风挡雨的铁皮棚子下,一大堆柴草灰烬覆盖着烧制的陶器。两个70岁的老奶奶,在用木棒慢慢挑拨着边角上没有燃尽的“玉米骨头”(玉米芯),物尽其用,给烧得差不多的陶器,再添加一些热量,让黏土到陶器的嬗变更为完美。

时间,不一定能证明许多东西,但一定会看透许多东西。

初来乍到,还以为两位老奶奶是土陶制作者的家人,在“窑口”边扒拉着余烬只是在打下手。但后来才知道,这两位叫岳孟团和叶板的七旬老奶奶,就是傣族传统制陶技艺的非遗传承人。

而“窑口”前面的傣陶非遗传承展示中心,就是她们的工作室。平时,这里还有两位老奶奶——65岁的闷叶项和68岁的郎相团,她们也是村里土陶技艺的制作人。

在大跌眼镜和惊掉下巴后,不明白傣族土陶的非遗传承人为啥都是祖母级的老人?脑海里也就蹦出一个游戏常用词——骨灰级。这几个老奶奶,也确实是“骨灰级”的传承人了。

人间三千事,淡然一笑中。

“窑口”边,岳孟团和叶板的面孔被微弱的火光衬得有点红;脸上的褶皱里,藏着人生的阅历和智慧;绽开的嘴角边,洋溢着对幸福生活的满足和感恩。

傣族土陶烧制,自古以来就奉行着“传女不传男”的说法。仔细想来,这个说法也颇有道理:男子主外,且力大,是狩猎和农耕的好手;女子主内,照顾炊事和做些心灵手巧的生活器皿,也合乎情理。这样想来,傣族的小卜少们(傣语:小姑娘),应该自小就跟着家里的母系长辈们“玩泥巴”,就像傣族有些地方的小卜少们自小就拿针,长大后就可以绣自己的嫁衣一样。

“但是,我们都是50岁以后才开始真正烧制土陶的……”岳孟团老奶奶慢慢扒拉着余烬,漫不经心的一句话,差点将记者手里的碳素笔,惊掉在灰烬里……

傣族土陶烧制奉行“穿女不传男”的说法,小卜少们自小就在家族中耳濡目染着土陶的烧制工艺,50岁才开始真正动手烧制土陶,70岁成为“骨灰级”的传承人……一连串的疑问,让来访者有些蒙圈。

身边的世界,远方的家园

“这里差不多了,走吧,到前面的非遗中心坐一下,坐下来慢慢说。”岳孟团老奶奶的这句话,还是通过轩岗乡的工作人员杨雯迪的“翻译”,才明白过来。

转过身来,看到岳孟团已经离开这里,在山坡上榕树拱出地面的粗大根系间健步如飞。或许她对这里的山路和盘踞出地面的榕树根系太熟悉了,基本上眼睛看着前面,身影就消失在拐角……

于是,下巴再次被惊掉。

等来访者跌跌撞撞转到前面的非遗中心,这里靠墙有4个巨大的货架,货架上贴着四位老奶奶的名字,她们烧制的土陶制品,摆在各自的架子上。架子前面摆着成品、半成品,最外面是土坯和泥巴。才到她们的“工作室”,看到岳孟团和叶板已经拿着一个土坯,在拍打着土坯外面的花纹了。旁边,是68岁的郎相团,也在忙着修正一个土坯上的花纹。

在几位老人看来,她们的生命已经和制陶融合在了一起。

截取一段空间,还原制陶人悠远的历史传承。

德宏傣族的原始制陶技艺,傣语称为“沫端”,是一种慢轮制坯、露天堆烧的制陶技艺。这种原始的慢轮制陶技艺,在芒市轩岗乡芒项村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传承和发扬。

“傣族土陶是一种泥塑的乡愁。制作原料是一种叫‘兰稳堕’的黑色黏土;制作工具有转轮、木拍、竹刮、石球等;制作流程分为取土、舂土、筛土、制坯、打坯、拍花、干燥、烧制等环节;陶身图案是用刻有不同花纹的木棍拍打出来;土陶外形用转轮、竹刮、圆石、手工捏制;成品有罐、锅、壶、甑等。”

同心而行,微光成火。

在几个傣族老奶奶中,郎相团的汉语说得大致还能听明白。她介绍了傣族土陶的工艺流程和主要用途,傣陶多用来栽花、蓄水、庭院装饰等。当年为果腹而诞生的土锅,如今已经是一件件艺术品。从山间到厨房,从厨房到厅堂,从小村走进新时代人家,成为院落里的观赏水罐,厅堂里的花盆。

人生总有起落,精神终可传承。

“当年,我还是小卜少时,那个年代芒项村的妇女,大多会利用农忙之余制作土陶补贴家用。我们在十二三岁时,就帮着家里的奶奶挖土、舂土,一起制陶。”岳孟团介绍,目前,因为和叶板已搭档多年,彼此极为默契。虽然已经70岁了,弯腰取土、挑土之类的活计已经有些吃力了,但对土陶的热爱丝毫不减。

在老人们手里,泥土的凤凰涅槃,土陶的华丽变身,让平凡的泥土浴火重生,带给人类一件件烹调的神器。

心中有梦想,人生有价值

常言说,被窝以外的地方都叫远方,手臂触摸不到的地方都叫他乡……

阅历的广度、经历的厚度、沧桑的深度、悟性的高度,也决定着成熟的程度。

芒项村的傣族土陶制作工艺,较为完整地保留了人类先民在新石器时期制陶工艺的原貌。所用的泥料,取自芒项村西面的一条小河独有的黑色泥土,经过烧制后呈现出漂亮的浅赭红色和米黄色。

如今,坚守着傣陶制作的艺人们,坚守着祖先们的初心,用大自然赐予的泥巴,浴火重生,开启了人们最远古的味蕾。

熟悉的城市,陌生的雨……

活在一个快的时代,想喝上一口慢汤,确实是一件奢侈的事。

用陶罐来熬一罐喜欢喝的鸡汤,用陶碗一点点还原着食物最原始的味道,让味蕾在原始的器皿中慢慢绽放,就显得更奢侈了。

这,也是近年来陶制品越来越受欢迎的根本原因。

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人也更喜欢陶制的花瓶等艺术品。轩岗乡的陶制品,也跟随着时代的需要,将一件件造型独特的工艺品烧制出来。

在时光的缝隙里展颜一笑。

在非遗传承中,虽然岳孟团和叶板带出了附近不少传承人,但因为傣族土陶的销售等问题,他们的收入还是很微薄。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传承的力度。甚至,一些学会土陶的群众,在年轻时也不来做傣陶,差不多要到五十岁以后,家里没多大负担,也不急需用钱的时候,才能专心到非遗中心来做傣陶。

这也是为什么岳孟团小的时候就会做傣陶,但一直要到五十岁以后才开始烧制傣陶的一个重要原因。

为破解傣陶的传承问题,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下,芒市大批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项目传承人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和保护。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被分别列入了国家级、省级、州级和市级保护名录;一批具有代表性的项目传承人,被分别命名为国家级、省级、州级和市级项目传承人,芒项村也成为傣族传统制陶技艺传习点。

2015年,轩岗乡老年大学在芒项村设立了教学点,开办了傣族土陶班;2016年,芒项村入选了“中央财政支持范围传统古村落名单”;2017年,由芒市文体广电旅游局主办,芒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芒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傣族传统制陶技艺项目传承培训”,在芒项村举行,培训学员13人。

2019年,依托边疆党建长廊“四位一体”建设试点项目,芒项村建立了德宏州第一个傣族土陶传承体验基地;2021年,芒项被评为芒市文明村。

时至如今,土与火的结合幻化的神奇器皿,依然在芒市大地以至于全国,越来越受欢迎。

文图/张密 代丽 韦福娟 杨雯迪 

编辑:吴敏昆
栏目导航
鹏信评估云南分公司 民商网-云南省民族商会官方网站 云南民族旅游网-《环球游报》 云南民族古建网-大理市第四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