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宁县湾甸乡“党建+”模式助推产业扶贫组织化
2025-08-03云南民族旅游网
云南民族旅游网讯(记者尹绍平)日前,湾甸乡党委书记杨廷云、乡长谢万宏向记者介绍:近年来,湾甸乡坚持党建与扶贫双推进,在规模农业产业扶贫组织化上下功夫,力促出成效。2019年7月,乡党委政府招商引进“七彩田园·阳光玫瑰”科技有限公司落户湾甸。目前,已完成投资4000万元,建成1070亩“阳光玫瑰”葡萄种植科技示范园,预计丰产期可实现年度销售收入1亿元左右。示范园带动26户贫困户增收致富,脱贫出列。湾甸乡“党建+”模式助推产业扶贫组织化的主要做法:
坚持“党建+支部”,支部建在产业上。公司驻湾工作人员现有党员3名,流动党员7名,乡党委及时引导成立了“七彩田园·阳光玫瑰”科技有限公司临时党支部,明确了支部书记,确立了支部引领产业发展的主导地位和作用。
坚持“党建+流转”,土地流转破难题。湾甸辖区因土地产值较高,土地流转难、难流转。乡党委、村党总支动员要求农村党小组长和党员带头流转土地,支持新兴产业发展。在党员的带动引领下,顺利实现1200亩土地集中连片统一流转。
坚持“党建+务工”,劳务输入促发展。湾甸是劳务输入大乡,一工难求、工价偏高是湾甸产业发展的困境之一。乡村党组织积极配合公司发布用工信息,组织动员建档户务工,确保满足公司日常用工40人、季节性用工160人的用工需求。
坚持“党建+管理”,劳务管理精细化。公司临时党支部对葡萄示范园分三个片区管理,由3名支委委员担任片区长。片区实行网格化管理,明确网格管理员。网格管理精细到每个网格有多少株葡萄、多少串果实,管理员责任落实到每一株葡萄和每一串果实。同时,管理员工资与管理成效挂钩。
坚持“党建+收益”,利益链接不落空。通过乡村党组织与公司协调沟通,村集体经济、农户和务工人员稳定实现三份收入:一是村集体经济每年收入10万元;二是205户农户实现年度地租收入57.5万元,户均增收2万元;三是40名长工月人均务工收入0.3万元左右,户年度增收2万元。
坚持“党建+扶贫”,贫困户收入有保障。千亩葡萄科技示范园土地流转涉及贫困户26户83亩,贫困户户均年度增收2187元;吸纳贫困户20户20人务工,户均增收1.6万元;带动1户农户种植葡萄5亩,可实现销售收入10万元左右。
“千亩葡萄”庄园是湾甸乡“党建+”助推产业扶贫组织化的一个缩影。“万亩蔬菜、万亩甘蔗、万亩西瓜”和“千亩柠檬、千亩沃柑”规模化农业产业发展模式已成为湾甸乡巩固脱贫成效、衔接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和抓手。
责任编辑 吴敏昆
-
第13届云台会将于8月6日在昆明启幕2025/07/31
-
第13届云台会将于8月6日在昆开幕 850名嘉宾共话融合发展2025/07/31
-
G25数字经济-物联网暨佳联易生活订购平台发展峰会成功举办2025/07/30
-
“将来我要像您一样,去帮助更多的人”2025/07/29
-
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2025/07/29
-
29年山海情咖啡香里见真心 上海户籍市民免费领取比顿挂耳咖啡火热进行中2025/07/29
-
三迤书院落成虹山,春城再添文化新地标2025/07/28
-
文化赋能企业 传承红色基因 云南省多单位联合开展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活动2025/07/26
-
佳联美国总部在纽约正式成立,开启数字经济-物联网新篇章 佳联美国总部 佳联易生活2025/07/25
-
云南省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战历史研究会走访昆明市福建安溪商会并举行座谈交流2025/07/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