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豆粉、石板粑粑、石烹松茸… 《舌尖3》开播 云南美食开始霸屏
2025-04-30云南民族旅游网
等了4年,《舌尖上的中国3》终于开播,每天1集,每集50分钟,共分8集。
主题从做菜的器具到做菜的人,从街边小吃到宴席大菜,每一道美食都让人垂涎欲滴。
腾冲稀豆粉
稀豆粉是咱们云南人最爱吃的东西之一,十几种调料按照自己的喜好调制味道,再加入饵块、油条、饵丝等,就成了最美味的早点。除此之外,晒干后的稀豆粉,还可以油炸吃,酥脆爽口。
制作方法:将上等豌豆拣出来,放到盆里加水泡一天或一夜,然后用石磨带水磨细,再用干净的纱布滤,把滤下的豌豆粉水倒进锅里,就可以煮稀豆粉了。
在煮的时候要不停地搅拌,火不能太大(火大了容易把稀豆粉煮糊,糊了的稀豆粉是很难吃的),火要小,要耐着性子用筷子不停地搅拌那豌豆粉水。搅着搅着,水慢慢变稠。这时就要特别注意了,不能煮得太稀,也不能煮得稠,稀了吃着滑嘴,稠了则粘嘴唇。不稠不稀最好,也就是煮到用筷子插入锅中,随手提起,悬一股流线就可以了。
在煮稀豆粉的时候,可以适量放些食盐,这样吃起来更爽口。
冷却后的稀豆粉,倒在芭蕉杆上,冷却后剥落晒干,待水分全部干了之后可以长久储存,当地称为“干栏片”,用油炸后酥脆爽口,又是一道美味。
丙中洛石板粑粑
石板粑粑是怒江独龙族、怒族一种古老的传统民族美食,它的制作过程古老且特别。用来烙粑粑的石板是取自丙中洛特有的一种青黑色页岩。
人们刚从山旁背阴、背风的山崖上剥离出石板,富含水分,柔软便于加工,依照火塘三角铁的大小,用刀削成自己喜爱的形状。这种石板厚2厘米左右,细腻平滑,如一口平底锅,受热后,变得坚实密硬,火烧不坏,水浇不裂,传热慢,散热也慢。
制作方法:将石板放在火塘的三角架上,摊入野生甜荞粉调制的面浆,随着石板渐渐被加热,粑粑会被烤得透香而不焦糊,再蘸上一点来自怒江峡谷中的野生蜂蜜,荞麦的焦香和野蜂蜜甜润混合,成就了一道怒江的独特美食。
石烹松茸
松茸在《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中就有介绍,不过,在第三季中,松茸的烹饪器具发生了改变,又衍生出了另一种关于松茸的美食——石烹松茸。
制作方法:将石锅放在火上空烧30分钟,灌入熬制8个多小时的高汤,再放入新鲜松茸,受热均匀的石锅成为松茸的温润天堂,他们的香气流溢出来,珍贵食材的活力被完美释放。
来源:都市时报
-
以茶为媒,书写两岸温情篇章——电影《昔归轶事》在昆明首映2025/04/29
-
第十三届云台茶文化交流主题周. 一叶同根生. 两岸共沸腾2025/04/28
-
旅居澄江丨在山水烟火间 把向往过成日常2025/04/28
-
在欢声笑语中沉浸式体验非遗魅力——五华区2025年文化工作者漆扇制作体验活动圆满举办2025/04/27
-
在欢声笑语中沉浸式体验非遗魅力——五华区2025年文化工作者漆扇制作体验活动圆满举办2025/04/27
-
“非遗器物与影像展”系列活动在云南财经大学启幕2025/04/27
-
共鉴非遗魅力!2025 年三迤酒业第三届阿子营玫瑰老卤酒文化节圆满收官2025/04/27
-
“阿诗玛杯”首届云南石文化博览会暨第三届石林彩玉文化旅游节盛大启幕2025/04/25
-
【云新发布】旅居临沧:有一种幸福在沧源2025/04/24
-
2025“阿诗玛杯”首届云南石文化博览会暨第三届石林彩玉文化旅游节隆重开幕2025/04/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