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 风
2025-07-08云南民族旅游网
良好的家风是人生的德育课,是扎根在每一个人心底的“信仰”。 严厉,是我家的家风。
父母不仅严于律己,而且严于律女。他们对我的异常严厉,在外人看来近乎“不近人情”。
2004年9月,我到县城上初中。在这样的特大时刻,大部分父母都会亲自送孩子去,而我的父母给我相关费用后,把我一人送上客车便把我 “打发”走了;即便后来我上大学报到、参加工作后到外县报到等重要时刻,他们都没有送过我。
或许,对他们而言,每一次对子女的勇敢放手,就是一次让子女历练的最好机会,能让她(他)成为更勇敢的人。
助人为乐也是我家的家风。
小时候,父亲在边远村小教书。有一年的秋季开学,原本30人的班,竟只回来10个学生,父亲在家访后得知,这些学生不会再来上课了。导致他们准备辍学的有两个原因:家长没有学费;这些年幼的学生需要领弟弟妹妹。父亲虽多次动员,仍无济于事。
看着渴望求学的孩子们,父亲拿出家里仅有的几百元。步行40公里到公社,买回全部学生用的课本和作业本,挨家挨户发给学生,还向家长承诺:白天把无人看管的弟弟妹妹,接到学校由自己看管。父亲的善举感化了家长,一批辍学的学生又回到了学校。父亲用自己微薄的工资,挽回了一批又一批辍学的大山孩子。
而这些,只是父亲从教30多年来,守护山区孩子的一小部分。在父亲的影响下,我们全家人都成为了助人为乐的践行者。
务实,是我的工作作风。
在良好家风的影响下,长大后的我养成了工作务实的作风。2016年,我到通关镇芒令村开展社区工作时,得知该村92岁高龄的李曾梅奶奶因身体残疾行动不便、一直没有办过身份证。而像李奶奶这样一生从未办过身份证的老人,竟还有20多人。
当时我想:这些爷爷奶奶没有身份证,就享受不了国家的很多优惠政策,生活不是难上加难?为帮助他们,次日我和同事一起办证下乡。在2天时间里为23名老人采集正规照,帮3名瘫痪老人修剪头发和指甲后才离开。
过了16天,当老人们收到人生中的第一张身份证时无比感动。他们含着泪水,紧握住我的手说:“小李同志啊,没有你的帮助,我这辈子可能也不会有张自己的身份证,真是感谢你。”
从警3年来,我早已把助人为乐化作一种自觉的行为,不分分内分外。我曾无数次去看望聋哑学生,给他们讲身残志不惨的故事;无数次给农村的学生寄去学习用品……而这些,都和我的家风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我庆幸生在这样一个朴实而又温暖的家庭里。父母的勤俭持家、对家中老人无微无至的照顾,与妯娌、同事、邻里之间的换位思考到和谐相处,无不影响着我,帮助我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些家风像一棵大树庇护着我成长,让我懂得了什么是友善,什么是勤俭,什么是谦厚、什么是敬业。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让我们传承好家风、同心同德、身体力行,用勤劳和智慧,让中华美德的种子在华夏大地上开花结果、世代相传。
——作者 □李希骋
(文章来源环球游报2017年8月11日第1104期A1版)
-
盈江“中国犀鸟谷”再传捷报!我国连续两年实现犀鸟人工招 引繁殖2025/07/08
-
上海市闵行区党政代表团莅临保山比顿咖啡产业文化园考察指导2025/07/07
-
上海市闵行区党政代表团莅临保山比顿咖啡产业文化园考察指导2025/07/07
-
[原创文章]【精彩梁河】荷风漫过的夏天,是藏不住的甜2025/07/06
-
梁河县县委宣传部部长调研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2025/07/06
-
百年党史铭忠魂,泛黄影像印初心2025/07/05
-
曲靖市能源局调研组到定点帮扶村 开展调研帮扶工作2025/07/02
-
百年红色报纸展大理启幕 初心阳光续写时代传奇2025/07/01
-
【原创文章】解锁红楼密码 探寻文学真谛2025/06/30
-
第三届云南省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战历史研究会第一次理事会议顺利召开2025/06/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