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人居教育助推脱贫致富
2025-11-05云南民族旅游网

1月8日,记者在太邑彝族乡脱贫攻坚工作座谈会上了解到,太邑彝族乡是大理市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全乡国土面积106.5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地距下关城区13公里,辖太邑、者摩、桃树、乌栖、己早5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委会,42个自然村,60个村民小组,2563户、9255人。2017年,全乡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39户、1792人,贫困发生率19.3%。按照脱贫退出的要求和标准,达到“两不愁三保障”后,脱贫381户、1566人,贫困发生率降至2.45%,太邑、者摩、桃树、乌栖4个村委会退出贫困村。
据太邑彝族乡党委书记刘利华介绍,要致富,先修路。路少、路弯、路陡、路窄和等级低、通联差是制约太邑乡发展的最大瓶颈。太邑乡党委、政府按照“互联互通、会车便捷、人文选线”的思路,投资1500余万元全线改扩建者么、青峰两路32公里;投资846万元全线改扩建太邑村东片区道路10公里;投资500余万元启动了下关镇温泉村至乌栖红河源40公里生态旅游路建设;打通了关巍公路到者么村的通道、打通了永建镇新村到者么村的通道、打通了己早村龙潭小组跨越“两山一箐”到己早村上松坡小组、下松坡小组的通道,实现五个村委会道路的联会贯通。

据了解,太邑彝族乡己早村松林、者摩村红土坡、太邑村江星3个易地扶贫搬迁点建设,完成建设投资2316万元,搬迁群众现已基本入住新居。
已般迁至松林易地般迁点的农户李蓬清告诉记者,他今年54岁,是一个典型的彝族农民,原来居住的土木结构房屋地处在滑坡区,属于危房范围,建筑面积仅90平米,一家五口窝居于此,人居扶贫,让他一家五口于2017年11月正式般进了政府为他家建盖好的180平米砖混结构新居。政府给他家人均补助2万元;涉及到地质隐患的农户,每户补助2万元;复垦土地人均补助6千元;李蓬清入住的砖混安全新居房建盖成本15万元,他家伍住进新房等于没有出一分钱。同时还得到了政府产业发展补助1万元和设施补助2千元。李蓬清利用政府的产业发展补助金购买了10只种羊,目前大羊、小羊已经发展到31头;两个儿子在外的打工收入也有1万多元,日子过的红红火火。
己早村委会党总支书记那万雄告诉记者,己早村共有8个自然社、10个村小组,497户,2016人,建档立卡129户,527人,般迁共15户,随迁到松林般迁点的有2户,松林般迁点共有17户,70人,统一于2017年入住,般迁点采用的是人畜分离,厨卫入室的要求施工建设,同时,政府出资52万元建盖了一栋综合楼,为般迁点群众提供娱乐休闲和婚丧聚嫁办客提供方便。松林般迁点政府总投入资金近600万元,目前正在进行般迁点的整体绿化和水景工作,预计老年前完工。

据太邑彝族乡乡长李世泽介绍,太邑乡已完成投资150万元的桃树坦底么民族团结示范村建设项目;整合“四位一体”资金正在组织实施者摩大村综合改革示范村和者摩新村综合改革示范村项目;启动建设投资500万元的五个行政村整村推进项目,全面提升改善人居生活环境。教育是太邑山区孩子走出大山、融入城镇,山区群众,摆脱贫困、奔向小康的最基础工作。完成了投资569万元的桃树完小异地搬迁项目;安排资金8.47万元对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和品学兼优学生进行奖励,向28名大中专学生已发放助学金14.45万元,按政策发放义务教育和中职教育资助金39.68万元。同时,积极争取富滇格莱珉太邑乡扶贫专项基金,将对83名高中及以上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校生资助10.12万元。市教育局和乡党委政府密切配合,全面启动学校校点调整的基础工作,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让贫困地区的农民接受更加专业的技能培训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按照“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的要求,切实加强基础教育的投入,着力解决群众上学难的问题。设立奖学助学基金,不让一个贫困学生辍学。本报记者 赵建云 (文章来源:环球游报)
-
以球会友 促进中泰交流 佳联大数据冠名“云龙飞东”(暨泰中)高尔夫联谊赛在泰国举办2025/11/04

-
云南林草“十四五”成绩斐然:生态屏障筑牢 绿色产业勃兴2025/11/03

-
普洱|亚太森林组织自然教育分论坛成功举办2025/11/02

-
汇智普洱: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探索森林可持续管理新路径2025/10/31

-
“花开四季 ‘香’约云南 坐着火车游红河”旅游推介活动在昆明举行2025/10/31
-
【原创文章】贡宝之城腾冲2025/10/30

-
保山比顿咖啡国际化战略迈出坚实一步2025/10/30

-
第二届普洱亚太林业论坛在云南普洱隆重举办2025/10/30

-
“以葫芦智慧筑根铸魂,让扎西‘三转’精神成新时代文化传播标杆2025/10/28

-
临沧临翔: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正酣2025/10/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