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源:牛街洋芋成脱贫致富新引擎
2025-05-01云南民族旅游网
通讯员 王滟 周云深
“去年,这些洋芋种薯拉到德宏很好卖。今年,我们几个采购商相约来看看今年洋芋种薯的长势,试挖出的种薯个头大,没有病虫害,我很满意,打算预订300吨回去卖。”德宏州芒市的采购商孙岩乐呵呵地告诉记者。
近日,德宏州芒市、盈江等地30多位农产品采购商,纷纷来到洱源县牛街乡福和村考察,查看该村洋芋种薯长势,并进行提前预定。
去年,洱源县牛街乡福和村引进订单农业企业—大理青松薯业有限公司,采取“党支部+公司+农户”的运作模式,与44户贫困户签订了种薯订单,由公司免费提供120亩的种薯,以0.5元一市斤回收,亩产收益2000多元。在看到种薯收益较高后,今年该村贫困户积极与青松薯业签订订单,种植面积扩大到1000亩。
“以往一亩山地上种的玉米一般就收500至700元,现在种植洋芋种薯可以收到2000元以上,翻了几倍,福和的山田基本都种上了洋芋种薯。”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罗福梅介绍,以前由于洋芋市场价格波动较大,老百姓都担心卖不出去,所以种植洋芋也只是每家1、2亩,不敢多种。在去年试种的基础上,大家心里吃了“定心丸”,都放开手脚,把家里的玉米田大部分改种成洋芋种薯。
今年,大理青松薯业仍以每斤0.5元回收,该公司统一制定马铃薯标准化生产技术、统一引进“合作88”、“丽薯6号”脱毒原种、统一测土配方施肥、统一病虫害综合防治、统一回收商品薯,使农户种植风险降到最低。
“看这长势,今年亩产产量还会提高。”大理青松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赵青松看着山上那一片片正在开花的种薯田,高兴地说道。
目前福和村洋芋长势较好,预计每亩产值将达3.5吨以上。扶贫工作开展以来,福和村积极扶持贫困群众发展产业,采取“党支部+农户+公司”的运作模式,带动了贫困户增收致富,打造出一条让“土蛋蛋”变成“金蛋蛋”的致富路子。
为了最大限度把农民尤其是贫困群众的利益镶嵌到洋芋种薯产业发展中来,洱源县牛街乡以发展壮大洋芋种薯产业示范基地等为载体,按照“党支部+公司+农户”等形式,逐步形成订单农业发展模式,制定相应保护价收购政策,最大限度保护农民利益,推动洋芋种薯逐步走向规模化种植。
目前,全乡共种植洋芋种薯3000多亩,该产业已培育成为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新引擎。
(文章来源:环球游报)
-
以茶为媒,书写两岸温情篇章——电影《昔归轶事》在昆明首映2025/04/29
-
第十三届云台茶文化交流主题周. 一叶同根生. 两岸共沸腾2025/04/28
-
旅居澄江丨在山水烟火间 把向往过成日常2025/04/28
-
在欢声笑语中沉浸式体验非遗魅力——五华区2025年文化工作者漆扇制作体验活动圆满举办2025/04/27
-
在欢声笑语中沉浸式体验非遗魅力——五华区2025年文化工作者漆扇制作体验活动圆满举办2025/04/27
-
“非遗器物与影像展”系列活动在云南财经大学启幕2025/04/27
-
共鉴非遗魅力!2025 年三迤酒业第三届阿子营玫瑰老卤酒文化节圆满收官2025/04/27
-
“阿诗玛杯”首届云南石文化博览会暨第三届石林彩玉文化旅游节盛大启幕2025/04/25
-
【云新发布】旅居临沧:有一种幸福在沧源2025/04/24
-
2025“阿诗玛杯”首届云南石文化博览会暨第三届石林彩玉文化旅游节隆重开幕2025/04/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