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源:牛街洋芋成脱贫致富新引擎
2025-11-04云南民族旅游网
通讯员 王滟 周云深
“去年,这些洋芋种薯拉到德宏很好卖。今年,我们几个采购商相约来看看今年洋芋种薯的长势,试挖出的种薯个头大,没有病虫害,我很满意,打算预订300吨回去卖。”德宏州芒市的采购商孙岩乐呵呵地告诉记者。
近日,德宏州芒市、盈江等地30多位农产品采购商,纷纷来到洱源县牛街乡福和村考察,查看该村洋芋种薯长势,并进行提前预定。
去年,洱源县牛街乡福和村引进订单农业企业—大理青松薯业有限公司,采取“党支部+公司+农户”的运作模式,与44户贫困户签订了种薯订单,由公司免费提供120亩的种薯,以0.5元一市斤回收,亩产收益2000多元。在看到种薯收益较高后,今年该村贫困户积极与青松薯业签订订单,种植面积扩大到1000亩。
“以往一亩山地上种的玉米一般就收500至700元,现在种植洋芋种薯可以收到2000元以上,翻了几倍,福和的山田基本都种上了洋芋种薯。”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罗福梅介绍,以前由于洋芋市场价格波动较大,老百姓都担心卖不出去,所以种植洋芋也只是每家1、2亩,不敢多种。在去年试种的基础上,大家心里吃了“定心丸”,都放开手脚,把家里的玉米田大部分改种成洋芋种薯。
今年,大理青松薯业仍以每斤0.5元回收,该公司统一制定马铃薯标准化生产技术、统一引进“合作88”、“丽薯6号”脱毒原种、统一测土配方施肥、统一病虫害综合防治、统一回收商品薯,使农户种植风险降到最低。
“看这长势,今年亩产产量还会提高。”大理青松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赵青松看着山上那一片片正在开花的种薯田,高兴地说道。
目前福和村洋芋长势较好,预计每亩产值将达3.5吨以上。扶贫工作开展以来,福和村积极扶持贫困群众发展产业,采取“党支部+农户+公司”的运作模式,带动了贫困户增收致富,打造出一条让“土蛋蛋”变成“金蛋蛋”的致富路子。
为了最大限度把农民尤其是贫困群众的利益镶嵌到洋芋种薯产业发展中来,洱源县牛街乡以发展壮大洋芋种薯产业示范基地等为载体,按照“党支部+公司+农户”等形式,逐步形成订单农业发展模式,制定相应保护价收购政策,最大限度保护农民利益,推动洋芋种薯逐步走向规模化种植。
目前,全乡共种植洋芋种薯3000多亩,该产业已培育成为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新引擎。
(文章来源:环球游报)
- 
											
						云南林草“十四五”成绩斐然:生态屏障筑牢 绿色产业勃兴2025/11/03

 - 
											
						普洱|亚太森林组织自然教育分论坛成功举办2025/11/02

 - 
											
						汇智普洱: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探索森林可持续管理新路径2025/10/31

 - 
											
						“花开四季 ‘香’约云南 坐着火车游红河”旅游推介活动在昆明举行2025/10/31
 - 
											
						【原创文章】贡宝之城腾冲2025/10/30

 - 
											
						保山比顿咖啡国际化战略迈出坚实一步2025/10/30

 - 
											
						第二届普洱亚太林业论坛在云南普洱隆重举办2025/10/30

 - 
											
						“以葫芦智慧筑根铸魂,让扎西‘三转’精神成新时代文化传播标杆2025/10/28

 - 
											
						临沧临翔: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正酣2025/10/28

 - 
											
						健康云南建设“十四五交出高分答卷”服务体系更趋优质均衡2025/10/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