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源:沪滇携手奔小康
2025-07-31云南民族旅游网
通讯员 周云深
洱源县立坪村委会何家等自然村地处偏僻,交通制约村寨发展,进村道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交通特别困难,学生上学,群众到村委会办事、农产品运输等很艰难。为此,洱源县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及时投入上海援滇资金150万元,建成西山乡立坪村何家到溪场村组道路12500平方米,解决了6个自然村的出行问题,惠及144户540人,其中建档立卡60户233人,村民们的幸福指数有了极大的提升。说起沪滇协作项目投放的带来的好处,立坪村委会何家自然村何善发开心地笑了:“道路的硬化,方便农特产品的运输,孩子的上学,直接打开了农民增收的渠道。”
2017年以来,在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翁祖亮的重视和关怀下,上海市浦东新区和洱源县认真落实帮扶协议,密切开展交流对接,在人才交流、产业合作、劳务协作和携手奔小康等方面深入合作,突出产业帮扶发展和基础设施综合提升,稳固脱贫攻坚成效,提高群众自我发展能力,有力地加快了洱源县脱贫退出和巩固提升进程。沪滇扶贫协作,如温暖的东风吹拂在边陲洱源县大地上,在两地之间不断谱写出携手奔小康的动人乐章。
互访考察“开方子”
2017年至今,浦东新区党政主要领导多次到洱源开展调研对接,深入了解洱源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洱源县也多次到浦东新区进行对接,今年7月5日,洱源县专门到浦东新区向翁祖亮书记报告了脱贫攻坚和沪滇扶贫协作工作情况。双方各领域合作交流事项不断得到落实。
人才交流“出点子”
按照紧缺人才目录,统筹实施人才重点项目,开展人才、干部对外交流,上海与洱源县进一步加强干部、人才交流,全力推进沪滇扶贫协作工作的开展。几年来,双方人才交流不断深入。2017年,浦东新区为洱源培训干部人才22人次。2018年,浦东新区为洱源培训干部人才38人次,选派20人次医疗专业技术人员到洱源开展义诊、开办学术讲座。2019年上半年,浦东新区选派专业技术人才9人支持洱源教育和卫生事业;洱源县组织12名教师到上海澧溪中学进修学习。
项目援助“找票子”
三年来,浦东新区共向洱源县提供援助资金7375.18万元,援建产业发展、道路基础设施、贫困村整体提升、技能培训等项目39个(含携手奔小康项目),覆盖8个镇乡25个贫困村。2017年以来,项目覆盖的贫困村基础设施和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累计脱贫398户1645人,有效以“项目援助”带动农户增产增收。
产业帮带“引路子”
以实施沪滇扶贫协作产业发展项目为契机,全县产业扶贫从直接扶持贫困户变为扶企业、扶合作社带动贫困户,从简单入股分红变为通过村集体收入就地安置贫困人口就业;“云品入沪”、消费扶贫健康起步,大理品宏高原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通过产品展销、电商等方式,成功将产品打入上海市场,2018年实现销售收入679万多元。
劳务协作“瞄靶子”
依照“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原则,洱源县大力开展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瞄准深度贫困村富余劳动力,分类实施免费就业技能培训,引导上海企业、当地企业、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吸纳就业,有效促进深度贫困地区劳动力就业。2017-2018年,洱源县有243人贫困人口通过援助培训项目实现就近转移就业,412人贫困人口实现省内就业,16人贫困人口实现省外就业(其中到上海就业11人);2019年上半年,全县到上海就业人员增加25人,到其他东部地区就业人员增加21人,就近就业增加62人。
携手结队“奔小康”
浦东新区高东镇和康桥镇2个经济强镇分别与洱源县西山乡、牛街乡、乔后镇结对;16个经济强村分别结对西山乡团结村等16个贫困村,结对镇乡、村携手奔小康深入开展,共落实帮扶项目16个、帮扶资金1210万元。(文章来源环球游报2019年9月27日第1205期A6版)
-
第13届云台会将于8月6日在昆明启幕2025/07/31
-
第13届云台会将于8月6日在昆开幕 850名嘉宾共话融合发展2025/07/31
-
G25数字经济-物联网暨佳联易生活订购平台发展峰会成功举办2025/07/30
-
“将来我要像您一样,去帮助更多的人”2025/07/29
-
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2025/07/29
-
29年山海情咖啡香里见真心 上海户籍市民免费领取比顿挂耳咖啡火热进行中2025/07/29
-
三迤书院落成虹山,春城再添文化新地标2025/07/28
-
文化赋能企业 传承红色基因 云南省多单位联合开展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活动2025/07/26
-
佳联美国总部在纽约正式成立,开启数字经济-物联网新篇章 佳联美国总部 佳联易生活2025/07/25
-
云南省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战历史研究会走访昆明市福建安溪商会并举行座谈交流2025/07/25
